-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医疗机构在遵守诊疗规范下仍发生事故,是否需担责?
医疗机构在遵守诊疗规范下仍发生事故,是否需担责?
1. 过错原则与举证责任: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存在过错,造成患者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这意味着,即使医疗机构严格遵守诊疗规范,但若能证明其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失或不当行为,如未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未充分告知患者风险等,仍可能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同时,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患者需提供证据证明医疗机构存在过错。
2. 医疗意外与不可抗力:尽管医疗机构遵循了诊疗规范,但某些医疗结果可能因患者个体差异、疾病突发变化或其他不可预见因素导致,属于医疗意外。此时,医疗机构无须承担责任,除非能够证明其在应对意外情况时处置不当。另外,如果事故由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引起,且医疗机构已尽合理防范和救助义务,按照《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其责任。
3. 诊疗规范的局限性与“最佳实践”:虽然遵守诊疗规范是医疗机构的基本义务,但这些规范往往是对一般情况的指导,不能涵盖所有复杂病例。在某些情况下,即使严格遵循规范,也可能无法避免不良后果这并不意味着医疗机构可以免责。司法实践中,法院会考察医疗机构是否遵循了当时的“最佳医疗实践”,即在特定条件下,医生是否做出了一个合理、熟练且谨慎的专业人士所能做出的最佳决策。如果医疗机构的行为未能达到这一标准,即使符合诊疗规范,也可能被认定为有过错。
4. 知情同意与风险告知:医疗机构在诊疗前有义务向患者充分告知治疗方案、可能的风险及替代方案,使患者在知情的前提下作出同意。即便诊疗过程符合规范,如未尽到充分的告知义务,导致患者未能理解并接受潜在风险,一旦发生不良后果,医疗机构仍可能因侵犯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而承担责任,依据的是《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五条。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第五十五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第一千二百二十四条、第一百八十条。
患者可否要求医院赔偿经济损失?
在探讨“患者是否可以要求医院赔偿经济损失”的问题时,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关键点进行回答
1. 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根据《侵权责任法》及《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医疗损害责任的成立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存在诊疗行为;(2)存在医疗过错,即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或者未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3)患者发生实际损害后果;(4)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过错与患者的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 经济损失的界定:在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经济损失主要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通常指患者因医疗损害而产生的实际支出,如后续治疗费、康复费、残疾辅助器具费等。间接经济损失则主要指因损害导致的收入减少或丧失,如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等。
3. 赔偿请求权的行使:根据《侵权责任法》第16条和《民法典》第1179条的规定,患者遭受人身损害,包括因医疗损害导致的经济损失,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在此情况下,医院作为可能的侵权人,患者有权向其主张赔偿经济损失。患者在遭遇医疗损害且符合上述法律规定的责任构成要件时,有权要求医院赔偿其因此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已废止,但对医疗损害责任的规定仍具参考价值)
第五十四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六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综上,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患者在符合医疗损害责任构成要件的情况下,完全有权要求医院赔偿其因医疗损害所导致的各类经济损失。在具体实践中,患者应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以证明损失的存在及其与医疗过错之间的因果关系,并遵循法定程序向法院提起诉讼或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纠纷。
调解费用由哪方承担?
1.当事人协商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的精神,调解强调当事人的自愿性,包括对调解结果及调解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承担方式的自愿协商最优先的原则是鼓励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一致来确定调解费用的承担方。
2.调解机构规定:不同的调解机构(如人民法院附设的调解中心、行业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可能会有自己的规定或指导原则关于调解费用的分担。例如,一些调解机构可能规定基本的调解服务免费,但对于特殊服务或专家参与调解等情况额外收取费用,并明确费用分担规则。
3.法律规定指引:虽然直接规定调解费用承担的法律条文不多,但根据《人民调解法》第42条,“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当事人之间就调解协议的履行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发生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处虽未直接规定费用承担,但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因调解协议履行产生争议诉至法院,相关诉讼费用的承担会遵循“败诉方承担”原则,这间接提示调解过程中的费用分担也应体现公平合理原则。
4.公平合理分配:在无明确约定或规定的情况下,调解费用的承担应基于公平合理原则,考虑双方的经济状况、争议的起因、调解的成果等因素综合判断。实践中,有时也会采取按比例分担或由责任较重一方承担更多费用的方式。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强调了调解的自愿原则和当事人意思自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规定了人民调解的基本原则、程序及调解协议的效力,虽未直接规定费用承担,但奠定了调解活动应遵循的基本法律框架。
各调解机构的具体规定:不同调解机构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的调解费用管理规定,也是实际操作中的重要依据。调解费用的承担应首先尊重当事人之间的协商结果,其次参考调解机构的具体规定,最终在无明确约定时,遵循公平合理原则进行分担。在特定情况下,还需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款进行分析判断。
医疗机构在遵守诊疗规范下发生事故是否需担责,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即使遵循诊疗规范,若存在医疗过错、未尽到合理的风险告知义务,或者未按照“最佳医疗实践”行事,仍可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医疗机构在保障患者权益的同时,也应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风险管理能力,确保在遵守诊疗规范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并在事故发生后积极应对,依法履行赔偿责任。患者在遭遇医疗事故时,亦有权通过法律途径寻求公正解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法头条是您解决法律问题的良师益友!在这里,您可以关注3万+注册律师的日常科普,了解最新的法律动态。遇到法律问题?点击一对一快速咨询律师,他们将为您提供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
随着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大病救助制度已成为缓解困难群众医疗负担的重要法律保障。大病救助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衔接,为符合条件的群体提供梯度化救助。下面小编详细梳理大病救助的核心规则,帮助公众明确权利边界与程序规范。...时间:2025.08.06
-
妇产科主任邵某某因长期遭受网络暴力跳楼身亡,其丈夫透露,网暴源于三起医疗纠纷,家属在多家平台持续发布不实信息,甚至雇佣水军攻击,最终导致这位57岁的医生在绝望中结束生命。下面小编将从“网暴者需承担的法律责任”与“网暴立案的核心标准”两大维度,结合真实案例与法律条文,解析这场悲剧背后的法律逻辑。...时间:2025.08.05
-
大病救助二次报销制度作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为患者家庭提供了关键的经济支撑。该制度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三重保障机制,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但公众对二次报销的申请条件与救助标准仍存在认知盲区。...时间:2025.08.04
-
近日,一女律师在一机构10年体检未被检出患癌风险,后在其他机构确诊时已是肾癌晚期并伴骨转移,此事引发了公众的讨论,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拆解体检机构责任边界,并梳理医疗事故赔偿的完整流程,为患者提供实用维权指南。...时间:2025.07.17
-
近日,江苏省正式实施孕产妇住院分娩“零自付”政策,成为全国首个实现该政策全域覆盖的省份。政策方面,生育津贴直发个人账户、营养补助标准上调、托育消费券发放等配套措施同步落地,形成覆盖生育全周期的保障体系。下面小编将从政策核心内容、补贴类型及申领方式维度,为公众提供权威解读与实操指南。...时间:2025.07.15
-
近年来,医疗纠纷中“过度医疗”的争议频发,患者对诊疗必要性的质疑与日俱增。其中,手部外伤患者被要求检查前列腺等与病情无关的项目,成为典型争议场景。过度医疗不仅加重患者经济负担,更可能因不当检查引发身体损害。与此同时,法律层面缺乏明确统一的判定标准,导致维权困难。本文聚焦两大核心问题:一是手部外伤患者被...时间:2025.07.01
-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及医疗护理需求多样化,免陪照护服务作为新型护理模式逐渐进入公众视野。该服务旨在解决患者住院期间家属陪护困难问题,由专业人员提供全天候照护支持。其收费是否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适用人群如何界定等问题,直接关系到患者权益保障及医疗资源合理分配。...时间:2025.06.25
-
医疗纠纷中,误诊与手术失误常引发患者权益受损争议。八旬老人胃炎误诊为癌症并被切除全胃的事件,暴露了医疗行为中的重大过失。下面小编将围绕“医院对误诊癌症并切除全胃的八旬老人应如何赔偿”及“医院误诊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及如何处理”两个问题展开分析,为公众提供法律层面的应对策略与权益保障建议。...时间:2025.06.18
-
医疗保险是每个人劳动者需要缴纳的保险金,有不少人因为辞职的原因导致医疗保险断交了,那么会不会造成之前交的白交了?不必担心,医保断交之前的当然不会是白交了,但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例如缴费年限和报销额度会相对减少。...时间:2025.06.04
-
医保即时结算作为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缩短医保基金拨付周期,减轻定点医药机构资金压力,提升参保人员就医体验。随着国家医保局明确提出分阶段推进即时结算改革,明确改革范围与实施路径,参保人员与定点医药机构应主动适应即时结算流程,及时了解属地报销政策与结算时限。...时间:2025.05.26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