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缓刑改判无罪有国家赔偿吗?
2024年缓刑改判无罪有国家赔偿吗?
缓刑改判无罪是否有国家赔偿,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一般来说,对于被判处管制、有期徒刑缓刑或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如果经过法定程序最终被依法改判为无罪,国家通常不会进行赔偿。然而,如果赔偿请求人在改判无罪之前已经处于被羁押的状态,那么他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来申请国家赔偿。
具体来说,根据《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如果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并且后续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受害人有权获得国家赔偿。
法律依据:
《国家赔偿法》第十七条
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
四.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五.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如果因为法院误判导致无辜人员在监狱受伤的情况下可以要求国家赔偿吗?
如果因为法院误判导致无辜人员在监狱受伤,可以要求国家赔偿。
法律依据: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如果法院误判导致公民人身自由受到侵犯或者造成公民身体伤害,国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包括但不限于错误拘留、错误逮捕以及刑讯逼供等情况。
赔偿范围:
对于因法院误判而在监狱中受伤的无辜人员,可以要求国家赔偿医疗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具体赔偿项目和标准会根据受伤程度、残疾等级等因素而定。
申请流程:
要求国家赔偿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首先,受害人需要向赔偿义务机关(即造成误判的法院)提出赔偿请求。如果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赔偿决定或者受害人对赔偿决定不满,可以向其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注意事项:
在申请国家赔偿时,受害人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自己的无辜以及因法院误判而受伤的事实。这包括但不限于判决书、医疗证明、伤残鉴定等。
国家赔偿的申请有一定的时效限制,通常是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两年内提出。超过这个期限,可能会丧失申请赔偿的权利。
法律依据:
《国家赔偿法》第十七条
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
四.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五.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以上则是关于“国家赔偿”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公安部等六部门联合推出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服务自7月15日起正式施行,通过“网号+网证”模式为互联网场景下的身份核验提供新选择。下面小编将围绕“新身份证申领”与“身份信息被盗用处理”两大核心问题,结合最新政策与司法实践,为公众提供权威、实用的法律指南。...时间:2025.07.16
-
近日,网传山东航空SC4884航班,一名16岁孕妇在机上分娩,随后机场医务室工作人员证实了此事件,对于网传旅客携带传染病等情况,因涉及个人隐私不便透露。此事件发生后,网友对于因分娩携带传染病的问题广泛讨论,若携带传染病是否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下面本文详细为大家解读。...时间:2025.07.16
-
一名16岁孕妇独自登机后突发分娩,机组人员与地面急救人员紧急协作完成接生,母女平安送医。事件引发公众对“临产孕妇登机责任归属”与“航空公司孕妇乘机规定”的广泛讨论。下面小编将结合行业规范,解析机场方与航空公司的责任边界,并梳理孕妇乘机规定。...时间:2025.07.16
-
近期,某明星遭遇私生粉硬闯头等舱事件引发全民热议。视频中,多名粉丝在飞机滑行阶段强行闯入公务舱,甚至开启直播售卖行程视频,导致机舱秩序混乱、乘客恐慌。此类行为已突破追星边界,将个人欲望凌驾于公共安全之上。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深度解析私生饭行为的罪名认定与处罚依据,揭示其背后的法律责任与行业治理路径。...时间:2025.07.16
-
在新闻监督于社会治理中愈发凸显重要性的当下,记者采访权作为公众知情权的关键延伸,被法律赋予了坚实保障。个别主体出于逃避舆论监督的目的,公然采取暴力手段阻挠记者正常采访,甚至恶意毁坏采访设备。此类行径,不仅是对记者人身权与财产权的公然侵犯,更严重破坏了社会监督秩序,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益。...时间:2025.07.16
-
近日,“坐后备箱男孩曾因证件被扣押辍学”的热搜话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事件中,男孩因家庭矛盾被安排坐在车辆后备箱、证件被扣押导致辍学等情节,触动了公众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敏感神经。从法律视角审视,此类行为是否构成《刑法》中的虐待罪?...时间:2025.07.16
-
近发生一起企业负责人砸毁记者摄像机事件,涉事男子因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被刑拘。该事件引发公众对“故意毁坏财物罪”立案标准与量刑规则的关注。下面小编将结合最新司法实践与法律条文,从立案金额以及量刑依据等维度展开分析,揭示法律对财产权保护的刚性边界,为公众理解此类案件提供权威参考。...时间:2025.07.16
-
一女子强行亲吻1岁男童致其确诊水痘的事件引发社会对“亲密接触边界”与“传染病传播责任”的激烈讨论。男童当晚高烧、全身长满红包,家长报警后警方介入调查,涉事女子是否构成犯罪成为争议焦点。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细节。...时间:2025.07.15
-
在法治社会的框架下,毒品犯罪始终是严厉打击的重点领域。从大厂程序员被裁后制毒贩毒获刑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法律对毒品犯罪的零容忍态度。下面小编将围绕制毒贩毒的立案标准及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展开探讨,通过法律条文与实际案例的结合,增强公众对毒品犯罪危害性的认识,共同构筑拒毒防毒的坚固防线。...时间:2025.07.15
-
大连工业大学一位女生和一位外国籍电竞选手发生关系后,亲密照片被该外国人放到了社交媒体,在事件中这位女生的隐私被侵犯,尊严被践踏。近日,该校选择将女生开除,并把女生的名字公之于众。那么在此事件中该校的做法是否合法呢?下面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为大家详细分析。...时间:2025.07.14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