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2024年无书面婚约的财产怎么分?

发布时间:2024.05.08 10:00:36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婚姻关系中的财产分割问题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已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于未签订书面婚约(即未办理结婚登记)但构成事实婚姻的双方,在解除同居关系时,其共同生活期间所获得的财产应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无书面婚约的财产怎么分?

1.事实婚姻的认定:首先需确定双方是否构成事实婚姻。根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实践,自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实施以后,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一般不再认定为事实婚姻,而视为非法同居关系。但在此之前,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可按事实婚姻处理。

2.财产分割原则:在非法同居关系中,双方对共同生活期间取得的财产,原则上按照各自的贡献大小进行分割。如果有证据证明某项财产属于个人所有,则归该个人所有。对于无法明确区分贡献或共同劳动所得的财产,可视情况平等分割或依据公平原则处理。

3.特殊情形处理:对于一方所有的个人财产,以及双方有明确约定归属的财产,应当尊重原有权属状态,不作为共有财产处理。此外,对于子女抚养债务承担等问题,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遵循保护妇女、儿童和无过错方的原则进行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三条,对于事实婚姻与同居关系的界定提供了法律适用的指导。

未结婚,彩礼何时能追回?

在司法实践中,关于未结婚情况下彩礼的返还问题,主要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的相关规定。以下是对该问题的回答

1. 彩礼性质与给付目的:彩礼是基于我国部分地区习俗,由男方在婚前以缔结婚姻为目的向女方或其家庭赠送的一定数额的财物。其法律性质属于附条件的赠与,即以双方最终缔结婚姻为生效条件。如果婚姻未能实现,赠与所附条件未成就,男方有权请求返还。

2. 返还原则: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一)》第五条的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其中,第一项明确规定了“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情况下,男方有权要求返还彩礼。

3. 具体考量因素: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还会综合考虑彩礼的金额、双方共同生活的时间、是否有生育子女、解除婚约的原因等因素,以公平合理地确定返还的比例和数额。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

>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

>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

>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

>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

>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对于未结婚的情况,男方有权依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一)》第五条第一项的规定,要求女方返还已支付的彩礼。具体返还的比例和数额,将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公正裁决。建议涉及此类纠纷的当事人,妥善保存相关证据(如转账记录、证人证言等),以便在诉讼过程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婚约期间债务由谁承担?

婚约期间债务的承担问题主要涉及民法中的合同责任、个人财产制度以及婚姻法的相关规定。以下是对婚约期间债务承担问题的回答

1. 个人债务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第1189条,原则上,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承担债务。个人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包括婚约期间以个人名义产生的债务若婚约期间一方因个人消费、投资等产生的债务,应由该方自行承担。

2. 共同债务认定:如果婚约期间双方共同举债或为共同生活所负债务,可能构成共同债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婚约期间虽非法定夫妻关系,但若双方共同参与、同意并受益于债务的产生,且有证据证明,法院可能会参照上述规定,认定为共同债务,由双方共同承担。

3. 婚约财产纠纷: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婚约一方以筹备婚礼、购置婚房等为由借款,并且对方知晓并默示同意,此类债务可能被视为与婚约直接相关的财产纠纷。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如果婚约解除导致原定婚约目的无法实现,债权人可以请求返还为履行婚约而给付的财产,即婚约一方可以主张以这部分财产清偿相关债务。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1189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婚约期间债务的承担主要取决于债务产生的原因及双方对债务的认知和参与程度。一般情况下,个人名义产生的债务由个人承担;若债务系双方共同举债或为共同生活所负,可能构成共同债务,由双方共同承担。对于与婚约直接相关的财产纠纷引发的债务,可依据相关司法解释处理。具体案件中,法院将综合考虑事实情况、证据材料及法律规定作出判断。

在无书面婚约(未办理正式结婚登记)的情况下,财产分割需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结合双方实际贡献、财产性质及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建议遇到此类问题时,咨询专业律师,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处理此类事务时,重视证据收集,合理表达诉求,通过法律途径妥善解决争议。

『温馨提示』当前回复仅为大多数情况下的参考答案。如仍无法解决您的法律疑问,请咨询律师以获取专业的法律建议。我们承诺5分钟快速响应,并努力提高问题解决率。

相关阅读更多>>
  • 情侣间赠与财物不能追回吗?
    赠与行为是一种单务、无偿的民事法律行为,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转让给受赠人,受赠人则接受该赠与。赠与行为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一旦赠与合同成立并生效,赠与人就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赠与义务,不得随意撤销或变更。...
    时间:2025.08.21
  • 婚前一方父母出资的房产归谁?
    房产作为家庭核心资产,其权属划分常因出资时间、登记主体及婚姻状态产生争议。婚前父母出资购房涉及个人财产与赠与关系的界定,婚后一方出资购房则需考量共同财产原则与特殊约定。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共同财产”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8.14
  • 2025赠与房产再出售新规定是什么?
    房产赠与作为家庭财产转移的重要方式,其再出售规则及过户费用直接影响交易成本与风险。2025年,我国法律体系对赠与房产的流转环节进一步细化,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到契税、印花税的计费规则,均形成明确规范。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房产赠与”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8.14
  • 陪嫁的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婚姻中的财产归属与习俗规范常引发争议,陪嫁钱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陪嫁金额是否需高于彩礼,成为婚前协商的焦点。法律对陪嫁财产的认定以时间节点和赠与意图为核心,而陪嫁与彩礼的金额关系则属于习俗范畴,无强制约束。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夫妻共同财产”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8.08
  • 亡妻生前向男子转93万判全额返还,有何法律依据?
    丈夫在整理亡妻遗物时发现,其妻生前向已婚男子陈某转账93万余元。法院判决陈某全额返还该款项,并支付利息及财产保全费。此案不仅引发公众对婚姻忠诚与财产权益的讨论,更凸显法律对违背公序良俗行为的规制,以及配偶一方转移财产时如何有效取证的核心问题。...
    时间:2025.08.04
  • 房子卖了户籍没处迁怎么办?
    房屋出售后户籍无处迁移是常见难题,2025年各地政策提供了多样化解决方案。例如,合肥市允许符合条件的居民将户籍迁入社区公共户,需提供无房证明;上海市则支持投靠直系亲属或申请社区托管户籍。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迁移户籍”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7.27
  • 男子6结6离5任前妻都是债主,和债主结婚了还需要还钱吗?
    近年来婚姻与债务的交叉纠纷频发,从男子6次结婚6次离婚且5任前妻均为债主的极端案例,到普通民众对与债主结婚是否免除债务的困惑,折射出公众对婚姻关系中债务归属的认知模糊。婚姻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与债权债务关系分属不同法律体系,其核心在于厘清债务性质、形成时间及用途等关键要素。...
    时间:2025.07.25
  • 妻子瞒丈夫抵押名下房产帮弟弟贷款234万合法吗?
    近日,“房产被抵押”事件引发热议,妻子在未告知的情况下,将夫妻共同房产抵押给银行,为弟弟贷款234万元。张先生接到银行催收电话时才发现,自己居住了近30年的房子已处于法拍边缘。这一案例暴露出夫妻共同财产处置中的核心法律问题:一方擅自抵押共有房产是否合法?共同财产处置是否必须经对方同意?本文将结合《民法典》...
    时间:2025.07.23
  • 老婆给男主播刷礼物离婚可以要求退钱吗?
    直播打赏引发的婚姻纠纷频发,婚内打赏主播此类案件暴露出法律对“非家庭生活消费”的界定边界。下面小编将结合《民法典》及司法解释,从“能否追回打赏款”与“离婚财产分割规则”两个维度,为公众提供实操指南。...
    时间:2025.07.15
  • 结婚1年离婚40万陪嫁判共同财产,有何法律依据?
    在婚姻关系中,财产分割问题一直是引发纠纷的焦点之一。结婚仅1年便面临离婚,此时价值40万的陪嫁被判为共同财产,这一判决结果往往令人困惑。陪嫁彩礼是否算作共同财产也备受关注。下面小编将围绕这两个问题,依据相关法律进行深入剖析,为读者解开疑惑。...
    时间:2025.07.14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