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修改章程需经多少股东同意?
修改章程需经多少股东同意?
1. 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第四十三条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章程修改属于股东会的职权范围。对于修改章程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这意味着,如果公司有多个股东且股权分散,即使部分股东反对,只要获得超过三分之二表决权的股东支持,即可对章程进行修改。
2. 股份有限公司:
对于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法第一百零三条明确规定,股东大会对公司章程的修改作出决议,应当由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此处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样是指持有表决权股份的股东,而非参会股东人数。此外,对于上市公司的特别规定,如涉及公司章程的重大事项修改,可能还需遵循证券监管机构的特别规定或指引。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修改公司章程均需获得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同意。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四十三条: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本法有规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规定。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第一百零三条: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但是,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违规决策,个人财产会受影响吗?
违规决策,是指行为人在行使决策权过程中,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公司章程、内部管理制度等规范性文件,导致决策结果存在违法或不当情形。关于违规决策者个人财产是否会受到影响,需要根据具体违规行为的性质、程度以及适用的法律规定来判断。
1.行政责任与罚款
若违规决策涉及行政违法行为,如违反《公司法》、《证券法》、《反垄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监管机构可根据情节轻重对决策者处以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罚款通常由违规决策者所在单位缴纳,但若单位未履行处罚决定,或者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可对直接责任人进行罚款,个人财产可能受到直接影响。
2.民事赔偿责任
如果违规决策导致公司利益受损或第三方权益受损,如造成合同违约、侵权等,相关方有权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公司及决策者承担赔偿责任。根据《民法典》中关于“职务行为”和“过错责任”的规定,如果能证明决策者的个人过错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法院可能会判决其以个人财产进行赔偿。
3.刑事责任与罚金
在严重情况下,违规决策可能触犯刑法,构成犯罪,如滥用职权罪、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非法经营罪等。此时,除了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拘役等刑事处罚外,还可能被处以罚金。罚金是针对犯罪人个人的财产刑,必然会导致个人财产的减少。
4.内部追责与经济处罚
公司内部对于违规决策者也可能进行追责,如扣减薪酬、奖金,甚至解除劳动合同。某些公司规章制度或劳动合同中可能规定,因员工重大过失或故意违规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公司有权要求其赔偿。这种情况下,违规决策者的个人财产也可能受到直接影响。
5.财产查封、冻结、扣押
在案件调查或执行阶段,司法机关或执法部门为保障权利人权益或确保罚款、赔偿款的执行,可能对违规决策者的个人财产采取查封、冻结、扣押等措施,这将直接影响其财产的使用和处分。
【相关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了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实施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等行政处罚的权力。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了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以及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列明了各类犯罪行为及其对应的刑事处罚,包括罚金、有期徒刑、拘役等。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等特定领域的法律法规:对相关领域内的违规决策行为进行了详细规定,并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5.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劳动合同:根据具体情况,可能包含对员工违规行为进行内部追责、经济处罚的相关条款。违规决策者个人财产是否受影响取决于具体情况,包括违规行为的性质、严重程度以及所适用的法律规定。在很多情况下,违规决策者不仅可能面临行政、民事、刑事责任,还可能遭受公司内部追责及财产查封、冻结、扣押等措施,从而对其个人财产产生直接影响。
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修改公司章程这一重大事项均需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即必须获得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同意。在实际操作中,公司应确保决策过程符合公司章程及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充分保障股东权益,以确保章程修改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如有特殊情况或特定行业、类型的公司,还应结合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进行处理。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以获取准确、详细的法律意见。
【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不知如何应对?法头条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让您省时省心,直接在线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团队。
-
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登记管理全面实现一网通办,工商营业执照的年审与地址变更等核心业务已全面转向线上办理。下面小编将系统梳理工商营业执照网上年审的操作规范与地址变更的法定流程,结合最新政策与法律条文,为企业提供精准指引。...时间:2025.08.09
-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化,我国市场主体登记制度进一步优化,但营业执照办理仍需严格遵循法定程序。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个体经营者,均需明确材料清单与地址合规要求,避免因程序瑕疵导致法律风险。...时间:2025.08.06
-
营业执照作为市场主体合法经营的身份证,其年审与申请流程的规范化直接关系到市场秩序的稳定与企业权益的保障。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化与数字化政务的普及,营业执照年审与个体户申请流程虽更便捷,但法律要求并未放松。...时间:2025.08.05
-
公司注销是市场主体退出市场的法定程序,涉及清算、税务、工商等多环节的法律义务。随着放管服改革深化,企业注销流程逐步简化,但费用成本与时间周期仍是创业者关注的焦点。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解析注销公司的费用构成及快速注销的时效问题,帮助企业合规、高效完成退出程序。...时间:2025.07.15
-
2025年7月2日,江西省萍乡市武功山景区因官方微信公众号转发合作酒店“吊带女孩福利”活动引发争议。活动规定女性凭3日内门票记录且穿着吊带打卡拍照可免费体验水上乐园与温泉项目,每日限30个名额,引发网友对“消费女性”“性别营销”的质疑。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人格权侵权”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7.03
-
外卖行业的迅速崛起,让无堂食外卖店成为城市餐饮消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规范这一蓬勃发展的新兴业态,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全国首个无堂食外卖经营服务规范应运而生。该规范从准入门槛、经营场所、食品加工制作到外卖包装等多个维度,为无堂食外卖店设定了详细标准。...时间:2025.07.02
-
2025年7月1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正式实施全国首个《无堂食外卖经营服务规范》团体标准,针对无堂食外卖经营场所、加工流程、配送环节等六大核心场景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该标准首次明确“食安封签”“明厨亮灶”等关键术语的法律定义,并要求商家公示食品加工实时视频、建立数字化追溯系统,旨在破解“脏外卖”监管难题。此前...时间:2025.07.02
-
个体工商户作为市场经济中数量庞大且极具活力的关键参与者,广泛分布于各行各业,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依法履行纳税义务以及按时完成营业执照年检,是其合法经营、持续稳健发展的基本要求。现实中许多个体工商户对此流程细节仍存诸多疑问。...时间:2025.06.28
-
企业工商年检是企业依法履行市场主体责任、维护自身合法经营资格的重要环节。准确了解年检时间安排及相关费用情况,有助于企业合规运营,避免因疏忽而引发法律风险。下面小编将围绕企业工商年检的时间安排以及费用问题展开探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为企业提供清晰的指引。...时间:2025.06.24
-
在我国,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个人所得税与我们的工资收入紧密相关,不少人都对自己每月工资所缴纳的税款存有疑问。接下来,小编就月薪一万的纳税情况以及月薪多少开始交税进行详细解析。...时间:2025.06.18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