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如何审查医疗过程中的知情同意书?
如何审查医疗过程中的知情同意书?
1. 知情同意书应包含详细信息:包括患者的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替代疗法及其可能的结果、不接受治疗的可能后果等。
2. 患者理解权:医生或医疗机构需确保患者理解上述信息,而非仅仅签字。如果患者是未成年人或无行为能力者,其法定代理人应被充分告知并同意。
3. 自愿同意: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在完全理解后,应自愿决定是否接受治疗,任何强迫或误导都可能导致同意无效。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2.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
医疗机构对医疗事故的报告时限是多久?
医疗机构在发生医疗事故后,有明确的报告时限。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在医疗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内部调查,并在发现医疗事故后的24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如果医疗事故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构成一级、二级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这个时限的要求旨在确保医疗事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便于卫生行政部门及时介入,进行调查和处理,防止事态恶化。
【引用法条】
1.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及时通知患者或者其近亲属。
2. 同条第二款规定:发生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一级、二级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3. 第十五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事故处理的培训,制定医疗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保证在医疗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
以上规定明确了医疗机构在医疗事故发生后的报告时限和程序,对于违反这些规定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有权依法进行处罚。
审查知情同意书不仅是一个法律程序,更是尊重患者权益、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律师在审查时,应确保所有关键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关注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是否得到充分保障,以避免可能的法律纠纷。
〖温馨提示〗不同地区的法院在审判尺度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当您遇到法律问题时,我们建议您尽快寻求专业律师的咨询。法头条作为您身边的法律服务平台,拥有3万+高效率、服务评价好的专业律师团队,您可以直接在线咨询我们,省时又省心!
-
随着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大病救助制度已成为缓解困难群众医疗负担的重要法律保障。大病救助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衔接,为符合条件的群体提供梯度化救助。下面小编详细梳理大病救助的核心规则,帮助公众明确权利边界与程序规范。...时间:2025.08.06
-
妇产科主任邵某某因长期遭受网络暴力跳楼身亡,其丈夫透露,网暴源于三起医疗纠纷,家属在多家平台持续发布不实信息,甚至雇佣水军攻击,最终导致这位57岁的医生在绝望中结束生命。下面小编将从“网暴者需承担的法律责任”与“网暴立案的核心标准”两大维度,结合真实案例与法律条文,解析这场悲剧背后的法律逻辑。...时间:2025.08.05
-
大病救助二次报销制度作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为患者家庭提供了关键的经济支撑。该制度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三重保障机制,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但公众对二次报销的申请条件与救助标准仍存在认知盲区。...时间:2025.08.04
-
近日,一女律师在一机构10年体检未被检出患癌风险,后在其他机构确诊时已是肾癌晚期并伴骨转移,此事引发了公众的讨论,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拆解体检机构责任边界,并梳理医疗事故赔偿的完整流程,为患者提供实用维权指南。...时间:2025.07.17
-
近日,江苏省正式实施孕产妇住院分娩“零自付”政策,成为全国首个实现该政策全域覆盖的省份。政策方面,生育津贴直发个人账户、营养补助标准上调、托育消费券发放等配套措施同步落地,形成覆盖生育全周期的保障体系。下面小编将从政策核心内容、补贴类型及申领方式维度,为公众提供权威解读与实操指南。...时间:2025.07.15
-
近年来,医疗纠纷中“过度医疗”的争议频发,患者对诊疗必要性的质疑与日俱增。其中,手部外伤患者被要求检查前列腺等与病情无关的项目,成为典型争议场景。过度医疗不仅加重患者经济负担,更可能因不当检查引发身体损害。与此同时,法律层面缺乏明确统一的判定标准,导致维权困难。本文聚焦两大核心问题:一是手部外伤患者被...时间:2025.07.01
-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及医疗护理需求多样化,免陪照护服务作为新型护理模式逐渐进入公众视野。该服务旨在解决患者住院期间家属陪护困难问题,由专业人员提供全天候照护支持。其收费是否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适用人群如何界定等问题,直接关系到患者权益保障及医疗资源合理分配。...时间:2025.06.25
-
医疗纠纷中,误诊与手术失误常引发患者权益受损争议。八旬老人胃炎误诊为癌症并被切除全胃的事件,暴露了医疗行为中的重大过失。下面小编将围绕“医院对误诊癌症并切除全胃的八旬老人应如何赔偿”及“医院误诊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及如何处理”两个问题展开分析,为公众提供法律层面的应对策略与权益保障建议。...时间:2025.06.18
-
医疗保险是每个人劳动者需要缴纳的保险金,有不少人因为辞职的原因导致医疗保险断交了,那么会不会造成之前交的白交了?不必担心,医保断交之前的当然不会是白交了,但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例如缴费年限和报销额度会相对减少。...时间:2025.06.04
-
医保即时结算作为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缩短医保基金拨付周期,减轻定点医药机构资金压力,提升参保人员就医体验。随着国家医保局明确提出分阶段推进即时结算改革,明确改革范围与实施路径,参保人员与定点医药机构应主动适应即时结算流程,及时了解属地报销政策与结算时限。...时间:2025.05.26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