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遗产继承中,夫妻共有财产分配有何规定?
遗产继承中,夫妻共有财产分配有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财产,除非有特殊约定,否则视为共同共有。这意味着,如果一方去世,其在夫妻共有财产中所占的一半份额将作为遗产处理。另一半则仍归生存的配偶所有。此外,遗产的分配应遵循法定继承顺序,首先是配偶、子女,然后是父母。如果没有遗嘱,将按照法定顺序进行分配。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配偶、子女、父母;(二)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遗嘱剥夺法定继承权后,被剥夺者是否有救济途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公民有权利订立遗嘱处分其个人财产,并可以自由选择遗嘱继承人。如果一个人在遗嘱中剥夺了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这在法律上是允许的,但这种行为并不意味着被剥夺者没有任何救济途径。被剥夺法定继承权的个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救济:
1. 挑战遗嘱的有效性:如果被剥夺者认为遗嘱的订立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误解或遗嘱人无行为能力等情形,他们可以向法院申请确认遗嘱无效。
2. 提出分割共有财产的请求:如果被剥夺者与遗嘱人生前共同拥有某些财产,即使遗嘱中未分配这部分财产,他们仍有权要求分割。
3. 确认必要遗产份额:根据《民法典》第1141条,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如果遗嘱没有这样做,法院有权调整遗嘱内容,保障这些继承人的基本生活。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一条: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虽然遗嘱可以剥夺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但法律也提供了一定的救济途径,以保护被剥夺者的合法权益。具体的情况需要根据个案的具体事实和法律规定来判断。
法律上如何界定非婚生子女的继承顺序?
非婚生子女的继承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继承权。这意味着,无论子女是否由婚姻关系所生,他们都有权继承其父母的财产,且在继承顺序上并无区别。
在继承顺序上,首先需要区分的是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如果被继承人有遗嘱,那么遗嘱继承优先,即按照遗嘱的内容分配遗产。如果被继承人没有遗嘱,或者遗嘱未涵盖全部遗产,那么将按照法定继承处理。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包括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父母。如果第一顺序继承人都不存在,才轮到第二顺序继承人,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以上法律规定,充分保障了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在父母遗产继承中的公平地位。
法律对夫妻共有财产在遗产继承中的处理有明确的规定,旨在保护配偶和直系亲属的权益。在实际操作中,如有争议,建议寻求专业法律咨询以确保权益不受侵害。
-
湖北黄石下陆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遗产继承纠纷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程某去世后留下600万元遗产,其亲生子程小某以非亲生为由拒绝继女姚小某继承。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层面解析继女继承权的认定标准与遗产分配规则,为类似案件提供参考。...时间:2025.08.15
-
2025年遗属补助政策以法律为基石,通过明确适用对象、细化补助标准及强化司法保障,构建起更公平、可持续的保障体系。政策既强调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又通过动态调整与程序规范,确保补助资金精准发放。...时间:2025.08.13
-
父母再婚后,子女继承房产的规则因财产性质、遗嘱存在与否及继承人范围而呈现复杂性。若房产为父亲再婚前的个人财产,子女作为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在父亲未立遗嘱时,可与继母、祖父母等共同继承;若房产为再婚后的夫妻共同财产,则需先析产,将一半产权归继母所有,剩余部分作为父亲遗产分配。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时间:2025.08.09
-
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的背景下,独居老人、无子女群体的遗产继承问题日益凸显。2024年上海某法院曾审理一起典型案件:一位无儿无女的退休教师去世后,其名下房产引发侄子、外甥与社区居委会的继承争议。此类案件的核心争议点在于:无儿无女者的遗产应如何分配?继承顺序如何确定?本文将结合《民法典》继承编及相关司法解释,...时间:2025.08.04
-
近日,一起房产继承纠纷引发社会关注:85岁的老人去世后,其名下房产按公证遗嘱由外甥女继承,但亲生女儿以“未在60日内接受遗赠”为由起诉争产。一审法院判决双方各继承一半份额,二审法院则改判全部房产归外甥女所有。下面小编将结合典型案例与法律条文,解析此类纠纷的裁判逻辑。...时间:2025.08.04
-
遗产分配是家庭关系中的重要法律问题,尤其在亲兄妹之间,如何公平、合理地划分遗产,往往涉及到复杂的情感与法律考量。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宅基地的继承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对于外嫁女性来说,其继承权利往往受到更多关注。...时间:2025.08.02
-
近日,女子遭遇“父亲去世不知情,姑姑私分遗产”的离奇事件,引发社会对遗产继承合法性的广泛讨论。事件中,三个姑姑隐瞒父亲死讯,将房产、退休金等大额财产据为己有,甚至以“遗嘱”为名拒绝归还。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解析“姑姑分遗产是否合法”,并梳理完整的遗产继承流程,帮助公众厘清继承权归属、程序规范及维权路径...时间:2025.07.24
-
房产证登记未成年子女姓名是许多家庭资产规划的选择,但这一行为涉及监护责任、财产处分限制等复杂法律问题。法律虽未禁止未成年人成为房屋所有权人,但要求监护人严格履行代理职责,确保房产登记、使用及后续处置均符合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财产分割”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7.18
-
随着家庭结构多元化发展,遗产继承纠纷日益复杂。传统观念中,儿媳与公婆的财产继承关系长期处于模糊地带,而现代法律体系构建了更精细的继承规则。下面小编通过解析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及代位继承等制度,结合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标准,为公众提供清晰的法律指引。...时间:2025.07.16
-
父亲去世后,其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因遗产分配对簿公堂;隐瞒非婚生子女身份引发继承纠纷等这些案例折射出非婚生子女继承权的现实争议。下面小编将结合《民法典》条文与司法实践,从继承权认定、份额分配、证据规则等方面,为公众厘清关键法律要点。...时间:2025.07.15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