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诉讼时效从何时开始计算,是事故发生时还是发现时?
诉讼时效从何时开始计算,是事故发生时还是发现时?
诉讼时效的计算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于侵权之诉,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对于合同纠纷,诉讼时效通常从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而对于某些特殊的案件,如产品质量问题,诉讼时效可能从产品交付给消费者之日起计算,即使消费者当时并未发现瑕疵。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医疗事故中,过失责任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医疗事故中的过失责任主要依据《侵权责任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来认定。过失责任的认定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是否有违反其专业职责的行为:这包括是否违反了医疗操作规程、诊疗规范,或者在诊疗过程中存在疏忽大意等。
2. 违反职责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即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不当行为是否直接导致了患者的损害。
3. 是否存在预见可能性:如果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应当预见但未能预见其行为可能造成的损害,也可能被认定为有过失。
4. 是否存在告知义务的履行:根据《侵权责任法》,医疗机构有向患者或家属充分告知病情、治疗方案及可能的风险的义务,未尽到此义务也可能构成过失。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2.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医疗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医务人员的过失程度,确定其应当承担的责任。”
3. 《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以上是基本的回答,具体的法律责任认定还需要结合案件事实和医疗鉴定结果。在实际案例中,可能会涉及到复杂的医学和法律问题,通常需要由法院、医疗鉴定机构以及专业律师共同参与判断。
何种情况下,医疗机构自动承担举证责任?
医疗机构并不总是自动承担举证责任。通常,民事诉讼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即原告需要提供证据来支持其主张在医疗纠纷中,特别是在涉及医疗过错和损害赔偿的案件中,存在一种被称为“举证责任倒置”的特殊规则。根据这一规则,如果患者(原告)能初步证明其在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后出现了不应有的损害,医疗机构(被告)则需要证明其在诊疗过程中没有过错,即不存在医疗过失。
【引用法条】
这一规则主要源于《侵权责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具体来说: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这条法律规定了医疗机构在诊疗活动中因过错造成患者损害时的责任。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这条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了在医疗侵权案件中,医疗机构需要承担的举证责任。当患者提出医疗过错的指控时,医疗机构必须提供证据证明其在诊疗过程中遵守了医疗规范,不存在过失,且患者的损害并非由其医疗行为引起,否则将可能被判定承担责任。
诉讼时效的起算点需要结合具体的案情和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不能一概而论。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便准确把握诉讼时效的计算,避免因错过诉讼时效而导致权益受损。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让您烦恼不已?法头条是您身边的法律助手,让我们的专业律师团队为您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助您解决问题。
-
近日,一起4岁男童全麻拔乳牙身亡事件引发社会震动。家属质疑医院在麻醉剂量、操作流程、应急处置等环节存在重大过失,而涉事医院仅以“正在处理”回应。这起案件暴露出低龄儿童全麻手术风险管控的漏洞,也引发公众对医疗事故责任认定与赔偿机制的关注。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解析医院可能承担的责任类型,并系统梳理医疗事故...时间:2025.07.23
-
医疗安全是民生底线,药品质量更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然而,近年来医疗机构因药品管理疏漏导致患者领到过期药品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些行为暴露了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的漏洞,更引发公众对用药安全的担忧。下面小编将从患者应对措施和医院赔偿规则两方面展开分析,帮助公众在遭遇此类事件时依法维权。...时间:2025.07.15
-
近日,广西一医院暴力接生的舆情引发了网民关注,此事件造成一名刚出生的女婴发生右臂丛神经损伤的问题,从而导致丧失自主功能,落下终身残疾可能。那么本次事件是否是医院工作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医疗事故?涉事医院需要承担哪些责任?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解读。...时间:2025.07.11
-
在医疗纠纷频发的当下,儿童医疗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关注。随着医疗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与细化,患者及其家属在面对医疗事故时有了更明确的维权路径。下面小编将围绕医疗事故导致脑死亡负责认定,医疗事故最新鉴定流程及赔偿处理程序两大核心问题,结合最新规定展开分析,旨在为患者家属提供法律层面的指导与支持。...时间:2025.07.11
-
2025年7月2日,甘肃天水市28岁女子白女士因取环手术致子宫穿孔、构成十级伤残的案件引发社会关注。据披露,白女士在甘肃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取环手术时,因进修医生操作失误导致子宫穿孔,术后出现失血性休克、阔韧带血肿等严重并发症,经司法鉴定构成十级伤残。院方承认手术存在“操作不审慎、欠规范”问题,但双方就赔偿...时间:2025.07.03
-
医疗人工智能,又称“医疗AI”、“AI+医疗”或“医疗人工智能”,泛指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它涵盖了从医疗影像分析、辅助诊断、药物研发到健康管理、疾病预测、医院管理等多个领域。随着医疗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相关的法律和伦理规范也在不断完善。为了确保医疗人工智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制定严格的审...时间:2025.07.03
-
医疗人工智能,又称“医疗AI”、“AI+医疗”或“医疗人工智能”,泛指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它涵盖了从医疗影像分析、辅助诊断、药物研发到健康管理、疾病预测、医院管理等多个领域。关于“医疗人工智能在临床应用中造成损害法律责任应如何划分?”的相关情况,接下来就让大律师网法务带您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吧...时间:2025.07.03
-
一女子因注射头孢引发过敏症状,在转院运送途中因没有必要急救导致去世。该女子家属多次告知医生有头孢类药物过敏病史的情况下,医生仍为其注射头孢吡肟。而在注射后,刘丽丽病情加重,院方并未及时救治。此次事件医院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下面本文从多个角度为大家详细解读。...时间:2025.07.02
-
救护车作为紧急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责任是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安全地得到救治。具体来说,救护车在接到急救任务后,应迅速出车,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在转运过程中,救护车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给予必要的紧急医疗处理。关于“救护车停车吃饭耽误半小时导致患者车...时间:2025.07.02
-
近年来,因输液过敏引发的医疗纠纷频发,部分患者因未充分评估过敏风险或急救措施缺失导致严重后果。此类事件中,诊所的责任认定需结合诊疗规范、急救流程及法律条款综合判断。同时,医疗事故罪的立案标准涉及行为性质、损害后果及因果关系等核心要素。...时间:2025.06.18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