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在医疗过错认定中,医患双方举证责任有何差异?
在医疗过错认定中,医患双方举证责任有何差异?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患者在医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侵权责任。这意味着,患者首先需要提出医疗过错的存在,这通常需要通过医疗鉴定等方式来证明。然后,患者还需证明这种过错导致了他们的损害,即因果关系。
另一方面,医疗机构在面对医疗过错指控时,依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有义务提供与案件有关的证据,证明其医疗行为符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以证明自己无过错或者过错程度较低。
相关法条:
1. 《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患者在医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侵权责任。
2.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医疗机构在发生事故后应如何保护患者权益?
医疗机构在发生事故后,首要任务是保障患者的知情权、生命健康权和赔偿权。首先,医疗机构应当立即对事故进行调查,确定事故原因,并及时向患者或家属通报,不得隐瞒或拖延。其次,如果事故导致患者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应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最后,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责任,医疗机构可能需要对患者进行经济赔偿。
相关法条:
1. 《侵权责任法》:该法第54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这意味着,如果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患者受损,必须依法赔偿。
2.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该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在发生医疗事故后,应立即组织专家进行鉴定,确定事故性质和责任,并将结果告知患者或家属。同时,第46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事故。”医疗机构有义务主动报告事故,接受监管。
3.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该条例第31条要求医疗机构“尊重患者的隐私权”,这意味着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医疗机构需尊重并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该法第22条要求医务人员“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和知情同意权”,在事故发生后,医务人员有义务向患者或家属解释事故情况。医疗机构在发生事故后,应遵循上述法律法规,积极采取措施保护患者权益,包括但不限于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公开透明地处理事故,以及在必要时进行赔偿。
医患双方在医疗过错认定中的举证责任分配体现了公平原则。患者需证明医疗行为的过错及因果关系,而医疗机构则需证明其行为的合规性。这种制度设计旨在平衡医患双方的权利,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时避免医疗机构因不实指控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温馨提示】以上是法头条法务对“在医疗过错认定中,医患双方举证责任有何差异”问题的解答,如果您需要更多法律帮助,请到法头条进行咨询。
-
随着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大病救助制度已成为缓解困难群众医疗负担的重要法律保障。大病救助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衔接,为符合条件的群体提供梯度化救助。下面小编详细梳理大病救助的核心规则,帮助公众明确权利边界与程序规范。...时间:2025.08.06
-
妇产科主任邵某某因长期遭受网络暴力跳楼身亡,其丈夫透露,网暴源于三起医疗纠纷,家属在多家平台持续发布不实信息,甚至雇佣水军攻击,最终导致这位57岁的医生在绝望中结束生命。下面小编将从“网暴者需承担的法律责任”与“网暴立案的核心标准”两大维度,结合真实案例与法律条文,解析这场悲剧背后的法律逻辑。...时间:2025.08.05
-
大病救助二次报销制度作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为患者家庭提供了关键的经济支撑。该制度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三重保障机制,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但公众对二次报销的申请条件与救助标准仍存在认知盲区。...时间:2025.08.04
-
近日,一女律师在一机构10年体检未被检出患癌风险,后在其他机构确诊时已是肾癌晚期并伴骨转移,此事引发了公众的讨论,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拆解体检机构责任边界,并梳理医疗事故赔偿的完整流程,为患者提供实用维权指南。...时间:2025.07.17
-
近日,江苏省正式实施孕产妇住院分娩“零自付”政策,成为全国首个实现该政策全域覆盖的省份。政策方面,生育津贴直发个人账户、营养补助标准上调、托育消费券发放等配套措施同步落地,形成覆盖生育全周期的保障体系。下面小编将从政策核心内容、补贴类型及申领方式维度,为公众提供权威解读与实操指南。...时间:2025.07.15
-
近年来,医疗纠纷中“过度医疗”的争议频发,患者对诊疗必要性的质疑与日俱增。其中,手部外伤患者被要求检查前列腺等与病情无关的项目,成为典型争议场景。过度医疗不仅加重患者经济负担,更可能因不当检查引发身体损害。与此同时,法律层面缺乏明确统一的判定标准,导致维权困难。本文聚焦两大核心问题:一是手部外伤患者被...时间:2025.07.01
-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及医疗护理需求多样化,免陪照护服务作为新型护理模式逐渐进入公众视野。该服务旨在解决患者住院期间家属陪护困难问题,由专业人员提供全天候照护支持。其收费是否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适用人群如何界定等问题,直接关系到患者权益保障及医疗资源合理分配。...时间:2025.06.25
-
医疗纠纷中,误诊与手术失误常引发患者权益受损争议。八旬老人胃炎误诊为癌症并被切除全胃的事件,暴露了医疗行为中的重大过失。下面小编将围绕“医院对误诊癌症并切除全胃的八旬老人应如何赔偿”及“医院误诊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及如何处理”两个问题展开分析,为公众提供法律层面的应对策略与权益保障建议。...时间:2025.06.18
-
医疗保险是每个人劳动者需要缴纳的保险金,有不少人因为辞职的原因导致医疗保险断交了,那么会不会造成之前交的白交了?不必担心,医保断交之前的当然不会是白交了,但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例如缴费年限和报销额度会相对减少。...时间:2025.06.04
-
医保即时结算作为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缩短医保基金拨付周期,减轻定点医药机构资金压力,提升参保人员就医体验。随着国家医保局明确提出分阶段推进即时结算改革,明确改革范围与实施路径,参保人员与定点医药机构应主动适应即时结算流程,及时了解属地报销政策与结算时限。...时间:2025.05.26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