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退伍军人胥飞救人牺牲能否认定见义勇为?

发布时间:2025.07.02 15:29:46
2025年6月19日,新疆皮山县桑株镇艾日格勒村发生惊心动魄的救援场景:29岁退役军人胥飞为营救落水群众,纵身跃入湍急水渠,在体力耗尽后不幸牺牲。这一壮举引发社会对见义勇为法律认定的广泛讨论。根据我国现行法律,退役军人以公民身份实施紧急救助时,其行为性质如何界定?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见义勇为”的相关问题。

退伍军人胥飞救人牺牲能否认定见义勇为?

  一、胥飞行为符合见义勇为法定构成要件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及地方性法规,见义勇为的认定需满足三要素:无法定或约定义务、为保护他人权益、实施紧急救助行为。

  1.与义务剥离:胥飞虽为退役军人,但事发时已结束服役,其救助行为与军人职责无关,属于普通公民的自愿救助。

  2.他人权益:落水者因身体不适失足落水,胥飞在明知水流湍急的情况下仍实施救援,直接避免落水者死亡,符合“保护他人人身安全”要件。

  3.性与危险性:胥飞沿渠道追赶2公里后跳入激流,在体力严重透支的情况下仍托举落水者,最终因失温休克牺牲,其行为具有高度危险性与紧迫性。

  二、地方性法规与国家立法形成双重保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见义勇为评定委员会已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办法》确认胥飞行为,并向其家属发放3万元慰问金。该办法明确规定:“公民在非职责范围内,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或他人人身财产安全,挺身而出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或抢险救灾的,属于见义勇为。”胥飞的行为与此完全契合。

  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法》列入预备审议项目,未来将通过国家立法进一步统一认定标准与保障措施。

  三、烈士评定与权益保障的延伸

  根据《烈士褒扬条例》,胥飞可被评定为烈士。条例规定:“抢救公民生命财产牺牲”或“情节特别突出堪为楷模”者可获此殊荣。胥飞以生命践行“抢救公民生命财产”的终极使命,其英勇行为完全符合法定标准。若评定通过,其家属将享受烈士褒扬金(上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及定期抚恤金。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办法》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见义勇为,是指公民在非职责范围内,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或他人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或抢险救灾的行为。

  《烈士褒扬条例》第八条

  公民抢救公民生命财产牺牲的,或者情节特别突出堪为楷模的,评定为烈士。

  《退役军人保障法》第四十二条

  国家弘扬英雄烈士精神,退役军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或见义勇为的,其事迹纳入退役军人荣誉表彰体系。

  

退役军人见义勇为牺牲家属可以获得补偿吗?

  退役军人胥飞为营救落水群众英勇牺牲后,其家属的权益保障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框架,退役军人以公民身份实施见义勇为行为时,其家属可通过烈士评定、社会优抚、工伤保险及地方性法规等途径获得系统性补偿。

  一、烈士评定与国家抚恤

  若退役军人因见义勇为牺牲且符合《烈士褒扬条例》第八条规定的“抢救公民生命财产牺牲”或“情节特别突出堪为楷模”条件,可被评定为烈士。其家属将享受以下待遇:

  烈士褒扬金:按上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发放;

  定期抚恤金:符合条件的遗属(如父母无劳动能力、子女未满18周岁等)可按月领取;

  其他优待:包括子女教育优待、住房保障及医疗减免等。

  二、社会优抚制度覆盖

  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及地方实施细则,退役军人虽已结束服役,但其见义勇为行为仍可纳入社会优抚体系。例如,江苏省《见义勇为人员抚恤优待办法》明确,因见义勇为牺牲人员若不符合烈士条件但属于因公牺牲情形,其遗属可享受一次性抚恤金及定期补助;若属于视同工伤情形,则按工伤保险标准发放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及遗属特别补助金。

  三、工伤保险与民事补偿衔接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公共利益活动中受伤的职工可视同工伤。若退役军人在见义勇为中牺牲且符合这一条件,其家属可获得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上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及丧葬补助金。此外,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若存在受益人,其家属还可要求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

  四、地方性法规的兜底保障

  多地通过立法强化对见义勇为人员的保护。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办法》规定,对未被评定为烈士或工伤的见义勇为牺牲人员,其家属可获得地方政府发放的一次性补助金,标准通常参照当地经济水平设定。江苏省则进一步明确,此类人员的遗属可按上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40个月排职少尉军官工资标准领取补助。

  法律依据:

  《烈士褒扬条例》第八条

  公民抢救公民生命财产牺牲的,或者情节特别突出堪为楷模的,评定为烈士。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江苏省见义勇为人员抚恤优待办法》第十二条

  因见义勇为死亡人员不属于烈士、因公牺牲、视同工伤情形的,其遗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意见的通知》有关规定,享受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40个月排职少尉军官工资的一次性补助金。

  以上则是关于“见义勇为”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70岁以上老人犯罪能判刑吗?
    70岁以上老人犯罪后,虽然可能被判刑,但在量刑上会给予一定的宽宥。子女一般无需为老人的犯罪行为承担民事责任,除非存在继承遗产等特殊情形。这些规定体现了我国法律对老年人犯罪的特殊考量,以及对“罪责自负”原则的坚持。...
    时间:2025.08.17
  • 女童调座椅压死弟弟家长有责任吗?
    5岁女童在车内调节座椅时,意外挤压致后排2岁弟弟窒息身亡。事件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家长以车辆设计缺陷为由起诉车企索赔200万元,最终法院驳回诉求。下面小编详细分析家长责任及索赔依据,厘清监护义务与产品责任的边界。...
    时间:2025.08.15
  • 乘坐高铁是否是老赖的特权?
    在现代社会,高铁以其便捷、快速的特点,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但对于老赖,也就是失信被执行人而言,乘坐高铁并非一项理所当然的“特权”,而是受到法律的严格规制。老赖们若想恢复正常出行权利,唯有积极履行法律义务。...
    时间:2025.08.14
  • 男子恶意拨打110六百多次被判刑构成什么罪名?
    110报警电话作为紧急求助的生命线,其畅通性直接关系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但近年来恶意拨打110事件频发,部分行为人因多次占用公共资源、干扰公安机关正常工作秩序,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加细致的内容解读。...
    时间:2025.08.14
  • 2025年入室盗窃判刑标准是什么?
    入室盗窃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侵害公民权益。2025年对入室盗窃的判刑标准,依据盗窃数额及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大家应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若对相关法律规定有疑问,可咨询当地司法机关或专业法律人士。...
    时间:2025.08.13
  • 女子跳河自杀男友怕担责不报警,不施救他人导致死亡犯法吗?
    亲密关系中一方自杀而另一方未履行救助义务的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辽宁女子因情感纠纷跳河,男友未报警、未施救且事后销毁证据,最终被法院判决承担30%民事赔偿责任。当行为人负有法定或先行行为引发的救助义务时,其消极不作为可能构成侵权甚至犯罪。...
    时间:2025.08.13
  • 2025年开设赌场罪司法解释网络开设赌场的司法解释(最新版全文)
    在网络时代,开设赌场的形式愈发多样,其中网络开设赌场因其隐蔽性、传播广等特点,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与经济稳定。2025年,关于网络开设赌场在法律层面有着明确且细致的规定,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解读。...
    时间:2025.08.12
  • 2025年侵犯个人隐私怎么判?
    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社会公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对侵犯个人隐私行为的打击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本文详细介绍了2025年侵犯个人隐私的法律判罚标准和投诉途径,希望能够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法律权益和维权方式。...
    时间:2025.08.10
  • 取保候审期间手机会被监控吗?
    取保候审后的法律后果及坐牢几率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院的最终判决。而取保候审期间手机是否会被监控,则取决于案件的性质和司法机关的判断。在面临取保候审的情况时,犯罪嫌疑人应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和审判工作。...
    时间:2025.08.09
  • 医生持弓箭射杀流浪猫违法吗?
    近日,江苏扬州一三甲医院医生在小区内持弓箭射杀流浪猫的事件引发社会热议。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解析射杀流浪猫与持有弩箭的合法性边界,结合现行法规与司法实践,探讨行为定性及法律后果。...
    时间:2025.08.08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