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造谣传谣行为怎么处罚?
造谣传谣行为怎么处罚?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造谣传谣行为的处罚主要分为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两种。
1. 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该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还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 刑事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还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造谣传谣行为会留案底吗?
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存放在公安部门与相关国家机关。对于造谣传谣行为是否会留案底,这取决于行为的性质和后果。
从行政违法层面来看
如果造谣传谣行为尚未构成犯罪,但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行为人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包括拘留和罚款。这种情况下,虽然不会留下犯罪记录(案底),但会有行政处罚的记录。
从刑事犯罪层面来看
如果造谣传谣行为严重到构成犯罪,例如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或损害他人名誉到刑事追究的程度,那么行为人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旦被判有罪,就会留下犯罪记录,即案底。这些记录会保存在公安部门的数据库中,并可能影响个人的未来,如在就业、参军、报考公务员等方面受到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未成年人造谣传谣并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可能会进行封存,以保护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犯罪记录被完全消除,而是在一定条件下不对外公开。
-
近期,“坐男友车致截瘫女生遭1分钱转账轰炸” 这一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将转账轰炸这一恶劣行为推至公众视野。此类行为不仅冲击着受害者的正常生活,更引发了人们对于其是否违法的思考。...时间:2025.07.11
-
楼道是居民出行的公共通道,停放电动车不仅影响通行,还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女子因在楼道停电动车致4人烧伤需承担的责任,以及楼道内电动车停放的管理部门,都需要依据相关法律和规定来明确,下面小编将进行详细解析。...时间:2025.07.11
-
近日,一女子借廊坊银行下属支行1.12亿元遭对方赖账不还,遂将廊坊银行下属支行起诉至法院。法院在一审中判被告偿还债务,后被告不服提起上诉,二审中级法院又以证据不足发回重审,最后广阳区人民法院驳回原告的起诉请求。那么在此事件中起诉被驳回有什么法律依据?接下来本文为大家详细解读。...时间:2025.07.11
-
2025年针对电鱼行为的处罚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十八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条,结合行政处罚与刑事追责形成双重规制体系,具体处罚标准还要结合案件本身。...时间:2025.07.10
-
阻拦高铁关门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可能面临罚款、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因此,建议公众在出行时遵守铁路运输规则和车站规定,不要因一时冲动而扰乱公共秩序。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联系铁路方工作人员寻求帮助。关于“阻拦高铁关门会怎么处罚?”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时间:2025.07.10
-
以贷养贷的骗局往往让借款人陷入债务深渊,而贷款利率的合法性也关乎借贷双方的权益。接下来,小编将解析以贷养贷骗局可能涉及的犯罪,以及不合法贷款利率的界定,明确借贷中的法律边界。...时间:2025.07.10
-
近日,“山东入室抢婴案因过追诉时效期买主夫妇不起诉”的热搜话题引发社会广泛争议。公众对“人贩子与买主逍遥法外”的愤怒情绪背后,折射出对法律追诉时效制度与打击拐卖犯罪冲突的深层困惑:法律为何要设置追诉时效?超过时效的犯罪行为是否真的“一笔勾销”?...时间:2025.07.10
-
国家公职人员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与责任,其行为不仅关乎个人声誉,更与公共利益紧密相连。当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判缓刑,却仍领取高额工资,以及犯罪后涉及养老金的发放问题时,这些情况往往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接下来,小编将从法律层面深入剖析这两个备受瞩目的问题,以明晰相关法律规定与处理原则。...时间:2025.07.10
-
近日,湘潭一公职人员被举报“与他人妻子多次开房还打人”引起社会广泛议论。作为公职人员应当维护公职人员的形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该干部在任职期间,不仅存在违反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的行为,还涉嫌对他人实施暴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接下来本文将为大家解读“公职人员出轨打人”涉嫌违反哪些法律法规。...时间:2025.07.10
-
个人所得税与居民收入息息相关,其起征点及税率调整直接影响税负水平。2025年我国延续每月5000元个税起征点,但通过专项附加扣除等政策进一步优化税收结构。例如,月收入1万元的工薪族,在扣除五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后,实际应纳税所得额可能低于5000元,从而无需缴税。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个人...时间:2025.07.09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