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高利贷行为是否受法律保护?
高利贷行为是否受法律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对于民间借贷中的利率上限有着明确的界定,任何超过这一规定的利息约定将不被法律所认可。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此进行了更具体的阐述,指出一旦借贷双方约定的利息超出了法定范围,则超出部分将得不到法院的支持。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出现了高利贷的情况,那么债权人不能依靠司法力量来迫使债务人支付超出法律规定限额之外的利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部分除外。”
利息超出法律范围咋办?
根据现行法律,当借贷双方约定的利息超过法定限额时,超出部分将不受法律保护。这意味着债权人无权要求债务人支付超过法律规定上限的利息。同时,如果债务人已经支付了超出法定利率部分的利息,有权请求返还这部分超额支付的金额,或者用以抵扣尚未偿还的本金及合法利息。在实际操作中遇到这种情况时,首先推荐尝试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若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则可以通过提起诉讼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款合同有效性如何判断?
评估借款合同的有效性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点:确认合同双方是否都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检查双方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无误;确保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并且没有违背公共秩序和良好风俗。特别是对于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协议,还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这类合同只有在贷款方实际提供了约定的资金后才被视为正式成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九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高利贷行为是不被认可也不受保护的。对于超出法律规定范围内的高额利息部分,债务人可以依法拒绝偿还。同时提醒广大民众,在进行资金借贷活动时务必遵守法律法规,合理确定利率水平,避免陷入非法高利贷陷阱。
-
购房者按揭购买房屋时,与银行建立了借贷关系。即使房屋烂尾未能交付,业主与银行的贷款合同依然有效。因此,买的房子烂尾了业主通常仍需要继续还贷款。但业主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并在购房前采取预防措施降低购买烂尾楼的风险。关于“2025买的房子烂尾了贷款还要还吗?”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时间:2025.07.06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个人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个人破产制度作为保护债务人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律机制,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对于面临严重经济困境、无法偿还债务的个人而言,了解如何申请个人破产以及申请的条件和程序显得尤为重要。...时间:2025.06.18
-
在民间借贷活动中,借条作为证明借贷关系的关键凭证,其法律有效期问题备受关注。借条的法律有效期不仅关系到债权人能否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也影响着债务人是否需要继续承担还款责任。了解借条法律有效期的相关规定,对于借贷双方都至关重要。...时间:2025.06.18
-
在通常情况下,微信二维码转账是不能追回的,但是如果遇到诈骗或者转错账了,那么可以通过报警的方式来处理,公安机关会介入调查,如果事情属实会采取措施帮助追回资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不清楚的可以来了解下。...时间:2025.06.17
-
失信人员黑名单(即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查询与失信债务的化解,是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下面小编将从失信人员黑名单的官方查询途径与失信人员无力偿还债务的解决路径两个角度,结合法律条款解析其操作规则,厘清信用惩戒与救济的边界。...时间:2025.06.17
-
债务催收行为若突破法律边界,极易演变为对公民生活安宁的侵犯。近年来,因催收电话引发的纠纷频发,尤其是非债务人频繁被骚扰、夜间催收等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我国法律对催收行为的合法性边界有明确规定,旨在平衡债权人权益与公民个人权利。...时间:2025.06.13
-
网贷债务的法律后果以民事责任为常态、刑事责任为例外。借款人应明确,欠网贷未偿还本身不会导致坐牢,但逃避债务、伪造信息或拒不执行判决可能引发刑事风险。面对债务压力,借款人应主动与债权人协商还款计划,或通过法律途径申请债务重组。...时间:2025.06.10
-
近年来,父母信用状况对子女发展的影响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尤其在高考、就业等关键节点,部分家庭担忧父母失信或被列入征信黑名单会波及子女。我国法律明确保障公民受教育权,但特定情形下,父母失信可能间接影响子女升学、就业等环节。下面小编将从高考录取与征信黑名单影响两方面展开分析,帮助公众厘清法律边界与实际操作规...时间:2025.06.09
-
在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长期困扰承包方,直接影响企业资金周转与农民工权益保障。现行法律体系通过明确责任主体、规范支付流程、强化救济途径,为工程款追索提供系统性保障。下面小编将从部门职责与法律时限两个维度,解析拖欠工程款的解决路径及法律依据,帮助当事人高效维护合法权益。...时间:2025.06.09
-
债权是指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而债务则是指义务人根据法律或合同等规定应向权利人履行的义务。简言之,债权是要求他人做某事或不做某事的权利,债务则是必须履行这些要求的义务。关于“离婚协议中存款算不算是债权债务?”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时间:2025.06.08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