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如何中断主债务诉讼时效?

发布时间:2025.02.12 16:36:51
如何中断主债务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主要包括: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等。这些行为都能够起到中断诉讼时效的效果,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法头条网下文为您提供更加细致的解答。

如何中断主债务诉讼时效?

  中断主债务诉讼时效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债权人提起诉讼或仲裁

  债权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可以中断诉讼时效。

  2. 债权人催收债务

  债权人通过书面、口头或其他方式向债务人催收债务,债务人明确表示同意履行债务或作出其他承诺的,可以中断诉讼时效。

  3. 债务人承认债务

  债务人通过书面、口头或其他方式承认债务或作出履行债务的意思表示的,可以中断诉讼时效。

  4. 债务人提供担保

  债务人为债务提供担保或第三人自愿为债务提供担保的,可以中断诉讼时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欠条诉讼时效如何延长?

  欠条诉讼时效的延长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

  1. 诉讼时效中止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等原因导致债权人无法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2. 协议延长诉讼时效

  债权人与债务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延长诉讼时效。双方可以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延长诉讼时效的具体期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四条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第一百九十七条 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

  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利益的预先放弃无效。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中断主债务诉讼时效?”的详细内容,法头条法务已在上文进行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您有相关问题也都可以咨询法头条网,法头条为您提供专业服务。

相关阅读更多>>
  • 2025年债权债务诉讼时效多久?
    债权债务的诉讼时效通常为三年,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债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法律规定了特殊情况下的诉讼时效中断与延长规则。...
    时间:2024.11.29
  • 2024年金融债务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在金融债务诉讼中,诉讼时效是指债权人请求法院保护其债权的权利受到法律规定的一定时间限制。超过这个期限未行使权利,将可能丧失胜诉权。金融债务诉讼时效的计算具有明确的规定和条件。...
    时间:2024.03.15
  • 2024年公司债务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法定事由有哪些?
    法律规定,公司债务诉讼时效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中止或中断。这些法定事由主要包括不可抗力、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等导致时效中止的情形,以及权利人提起诉讼、主张权利、义务人同意履行债务等引起时效中断的情况。...
    时间:2024.03.14
  • 公司债务诉讼时效起算点如何确定?
    在司法实践中,公司债务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是确定债权人能否有效行使追偿权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公司债务诉讼时效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时开始计算。...
    时间:2024.03.13
  • 2024年主债务诉讼时效对担保追偿权的影响是什么?
    主债务诉讼时效,即债权人对主债务人请求履行还款义务的法定有效期间,对担保追偿权具有直接影响。若超过该诉讼时效,债权人虽丧失了对主债务人的胜诉权,但在某些情况下并不必然导致其对担保人的追偿权消灭,具体影响需根据担保方式、法律规定及合同约定来分析。...
    时间:2024.03.09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