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5债务转移方式有哪些?
2025债务转移方式有哪些?
债务转移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免责的债务承担:指债务人将全部或部分债务转让给第三人承担,而原债务人则不再对该债务承担责任。这种转移方式需要得到债权人的同意,并且需要签订书面的债务转移协议。
并存的债务承担:指债务人并不脱离债务关系,而是第三人加入债务关系,与债务人共同向债权人承担债务。这种转移方式同样需要得到债权人的同意,并且需要明确第三人的债务承担范围和方式。
债务转让协议:债务人与第三人可以达成债务转让协议,将债务的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这种协议需要明确转让的债务内容、转让的时间、转让的条件等,并且需要得到债权人的同意。
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除了上述三种方式外,还可能存在其他法律规定的债务转移方式,如法院判决、仲裁裁决等。这些方式需要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进行操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五十一条 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
转移债务应当经谁同意?
在债务转移的过程中,转移债务应当经过债权人的同意。这是因为,债务转移涉及到债权人的利益,如果未经债权人同意就擅自转移债务,可能会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债务人在转移债务时,应当与债权人进行协商,并告知债权人债务转移的情况。如果债权人同意债务转移,可以签订书面的债务转移协议,明确债务转移的内容、方式、时间等。如果债权人不同意债务转移,则债务人不能擅自将债务转移给第三人。
以上就是关于“2025债务转移方式有哪些?”的详细内容,法头条法务已在上文进行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您有相关问题也都可以咨询法头条网,法头条为您提供专业服务。
-
失信人名单免费查询的官方网站是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查询失信人名单是免费且官方的途径,能够确保查询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在查询过程中,请确保输入的信息准确无误,以便获取最准确的查询结果。关于“失信人名单查询官网免费查询?”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时间:2025.07.07
-
购房者按揭购买房屋时,与银行建立了借贷关系。即使房屋烂尾未能交付,业主与银行的贷款合同依然有效。因此,买的房子烂尾了业主通常仍需要继续还贷款。但业主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并在购房前采取预防措施降低购买烂尾楼的风险。关于“2025买的房子烂尾了贷款还要还吗?”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时间:2025.07.06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个人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个人破产制度作为保护债务人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律机制,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对于面临严重经济困境、无法偿还债务的个人而言,了解如何申请个人破产以及申请的条件和程序显得尤为重要。...时间:2025.06.18
-
在民间借贷活动中,借条作为证明借贷关系的关键凭证,其法律有效期问题备受关注。借条的法律有效期不仅关系到债权人能否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也影响着债务人是否需要继续承担还款责任。了解借条法律有效期的相关规定,对于借贷双方都至关重要。...时间:2025.06.18
-
在通常情况下,微信二维码转账是不能追回的,但是如果遇到诈骗或者转错账了,那么可以通过报警的方式来处理,公安机关会介入调查,如果事情属实会采取措施帮助追回资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不清楚的可以来了解下。...时间:2025.06.17
-
失信人员黑名单(即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查询与失信债务的化解,是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下面小编将从失信人员黑名单的官方查询途径与失信人员无力偿还债务的解决路径两个角度,结合法律条款解析其操作规则,厘清信用惩戒与救济的边界。...时间:2025.06.17
-
债务催收行为若突破法律边界,极易演变为对公民生活安宁的侵犯。近年来,因催收电话引发的纠纷频发,尤其是非债务人频繁被骚扰、夜间催收等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我国法律对催收行为的合法性边界有明确规定,旨在平衡债权人权益与公民个人权利。...时间:2025.06.13
-
网贷债务的法律后果以民事责任为常态、刑事责任为例外。借款人应明确,欠网贷未偿还本身不会导致坐牢,但逃避债务、伪造信息或拒不执行判决可能引发刑事风险。面对债务压力,借款人应主动与债权人协商还款计划,或通过法律途径申请债务重组。...时间:2025.06.10
-
近年来,父母信用状况对子女发展的影响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尤其在高考、就业等关键节点,部分家庭担忧父母失信或被列入征信黑名单会波及子女。我国法律明确保障公民受教育权,但特定情形下,父母失信可能间接影响子女升学、就业等环节。下面小编将从高考录取与征信黑名单影响两方面展开分析,帮助公众厘清法律边界与实际操作规...时间:2025.06.09
-
在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长期困扰承包方,直接影响企业资金周转与农民工权益保障。现行法律体系通过明确责任主体、规范支付流程、强化救济途径,为工程款追索提供系统性保障。下面小编将从部门职责与法律时限两个维度,解析拖欠工程款的解决路径及法律依据,帮助当事人高效维护合法权益。...时间:2025.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