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2025年侵犯肖像权会受到什么处罚?

发布时间:2024.12.25 15:43:21
侵犯肖像权主要承担的是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等。在特定情况下,可能面临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但刑事责任通常与更严重的侵权行为相关联,如以营利为目的且情节严重的情形。为避免侵犯肖像权带来的法律风险,建议尊重他人的肖像权,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得擅自使用他人的肖像。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肖像权”的相关问题。

2025年侵犯肖像权会受到什么处罚?

  侵犯肖像权主要涉及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具体处罚类型取决于侵权行为的情节严重程度。

  1. 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九条和第一千条:规定了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侵犯肖像权属于侵害人格权的一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条至第一千零二十三条:详细规定了肖像权的相关内容,包括肖像权的定义、合理使用肖像的情形、肖像许可使用合同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当肖像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2. 行政责任

  侵犯肖像权在一般情况下不直接构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因此不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果侵权行为情节较轻,可能由相关行政部门(如被侵权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责令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根据情节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3. 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虽然侵犯肖像权本身一般不构成犯罪,但如果以营利为目的,未经他人同意利用其肖像进行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具体条款可能涉及侮辱罪、诽谤罪等,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能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较为特殊,且需满足刑法规定的具体构成要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肖像权被侵犯该怎么维权?

  肖像权被侵犯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维权,同时,以下也列出了相关的详细法律条款:

  1、收集证据

  及时收集侵权行为的相关证据,如侵权人的身份信息、侵权行为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保留侵权行为的截图、录像等电子证据,或收集侵权物品、书面材料等实物证据。

  2、与侵权人协商

  尝试与侵权人进行沟通,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删除侵权内容,并赔偿因侵权所造成的损失。

  协商过程中,可以明确告知侵权人其行为的违法性,以及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

  3、报警处理

  如果侵权行为较为严重,如公开张贴大幅侵权肖像等,可向公安机关报警。

  公安机关会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处理,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可能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4、提起诉讼

  如果协商和报警等方式未能有效解决问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提起诉讼前,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材料,如起诉状、证据清单、相关证据等。

  法院将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对侵权行为进行认定,并判决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

  5、向相关机构投诉

  受害人还可以向相关监管机构或行业协会进行投诉,寻求其帮助和支持。

  这些机构通常会根据行业规定和自律准则,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

  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二条

  当事人对肖像许可使用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肖像许可使用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当事人对肖像许可使用期限有明确约定,肖像权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解除肖像许可使用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因解除合同造成对方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肖像权人的事由外,应当赔偿损失。

  以上则是关于“肖像权”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寻衅滋事罪立案标准与量刑标准有那些?
    在日常生活中,寻衅滋事的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寻衅滋事罪的立案标准与量刑标准关乎法律的公正执行,以及对违法者的恰当惩处,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了解这些标准,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法律的界限,保护自身权益。...
    时间:2025.09.04
  • 缓刑申请外出打工条件是什么?
    缓刑制度作为刑罚执行的人性化设计,既给予犯罪者改过自新的机会,也对其行为自由设定了严格边界。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规范与现实影响两个维度,系统解析缓刑申请外出打工的条件及三代人影响问题。...
    时间:2025.09.04
  • 缓刑三年是什么意思还要坐牢吗?
    缓刑制度是现代刑事司法中兼顾惩罚与改造的重要措施,其核心在于通过附条件的暂缓执行刑罚,为犯罪分子提供自我修正的机会。公众对缓刑的法律性质、执行方式及社会影响存在诸多误解。下面小编将系统解析缓刑三年的法律内涵,帮助公众正确理解这一制度。...
    时间:2025.09.04
  • 免于刑事处罚的条件是什么?
    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免于刑事处罚是司法机关对特定犯罪行为人作出的特殊处理方式。避免对轻微犯罪者过度追责,又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下面小编将围绕免于刑事处罚的条件及免于刑事处罚是否有案底两大核心问题展开分析,为公众提供清晰的法律认知框架。...
    时间:2025.09.03
  • 诽谤他人名誉如何追究刑事责任?
    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名誉权作为公民人格权的核心内容,其保护面临新挑战。诽谤行为不仅损害个人社会评价,更可能引发网络暴力、群体对立等社会问题。下面小编将从刑事责任追究路径与立案标准两个维度,系统解析诽谤行为的法律边界。...
    时间:2025.09.02
  • 缓刑多久可以开无犯罪记录证明?
    在司法实践中,缓刑作为刑罚执行的特殊方式,常引发公众对犯罪记录认定的误解。部分人认为缓刑考验期满后即可消除犯罪记录。下面小编结合最新司法解释与实务操作,系统梳理缓刑与无犯罪记录证明的开具问题,为公众提供权威指引。...
    时间:2025.09.02
  • 民间集资1000万判几年?
    民间集资行为若触及法律红线,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集资诈骗罪。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民间集资”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9.01
  • 2025年民事案件追诉期限与追诉时效?
    民事案件的追诉期限与时效规则是法律程序中的核心问题,直接影响权利人能否通过司法途径获得救济。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追诉期”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9.01
  • 女子花4万多元找黄牛加价买到假门票,黄牛行为会判刑吗?
    近日,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演唱会门票诈骗案,被告人梁某以代购刀郎演唱会门票为名,骗取六名受害人六万余元,最终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下面小编将从刑事责任与行政处罚双维度,解析黄牛行为的法律定性及消费者维权路径。...
    时间:2025.09.01
  • 台球女运动员和女裁判被人用AI造黄谣,造谣者会怎么处罚?
    近日,台球女运动员与女裁判先后遭遇AI伪造淫秽视频传播,事件直指法律对技术犯罪的规制空白。下面小编将从多方面入手,解析AI造黄谣的定罪逻辑与处罚标准。...
    时间:2025.09.01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