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监护权纠纷如何处理?

发布时间:2024.11.28 14:41:14
在大多数情况下,子女的监护权会一直持续到他们年满十八周岁。许多家长和监护人都会关心监护权,这是一个关乎家庭、法律和社会责任的重要话题。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监护权纠纷如何处理?”的相关问题。

监护权纠纷如何处理?

  监护权纠纷的处理方式:

  1、协商

  协商是解决监护权纠纷的首选方式。通过家庭成员、亲友或专业调解人员的协助,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可以就监护权的归属、行使方式及责任分担等问题进行协商,力求达成一致意见。

  2、指定

  如果协商不成,或者情况紧急需要立即确定监护人,被监护人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可以依法指定监护人。指定监护人后,监护人应严格履行监护职责,不得擅自变更。

  3、诉讼

  当协商和指定均无法解决问题时,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综合考虑被监护人的利益、当事人的意愿及实际情况,依法确定监护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这一条款明确了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顺序及指定监护人的条件。

子女监护权到孩子几岁?

  在大多数情况下,子女的监护权会一直持续到他们年满十八周岁。这意味着,当子女年满十八周岁时,他们不再需要监护人的监护,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如签订合同、管理财产等。

  然而,也有例外情况。如果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那么他们将被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此时也不需要监护人的监护。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民法典》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以上则是关于“监护权纠纷如何处理?”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监护权纠纷怎么处理?
    监护权纠纷是指因行使监护权而发生的民事争议,主要是监护人认为其依法行使的监护权被他人侵害时所引发的纠纷。当监护权发生纠纷时,可以首先尝试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来指定监护人。关于“监护权纠纷怎么处理?”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
    时间:2024.11.27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