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2024年哪些情况不适用取保候审条件?

发布时间:2024.07.19 16:19:19
在判断是否适用取保候审时,应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性质、社会危险性以及案件的具体情况。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取保候审”的相关问题。

2024年哪些情况不适用取保候审条件?

  2024年,不适用取保候审的条件主要基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性质、社会危险性以及案件的具体情况。根据公开发布的信息和相关法律法规,以下情况通常不适用取保候审:

  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

  这类犯罪嫌疑人因其行为对社会治安造成了严重破坏,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因此不得取保候审。

  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

  对于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情况,考虑到犯罪嫌疑人可能再次实施犯罪或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通常不予取保候审。

  累犯和犯罪集团的主犯:

  累犯因其有再次犯罪的历史记录,而犯罪集团的主犯在犯罪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两者均具有较高的再犯风险,因此不得取保候审。

  以自伤、自残方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

  这类犯罪嫌疑人通过自伤、自残等手段试图逃避法律制裁,表明其缺乏悔罪态度,且具有较大的社会危险性,因此不得取保候审。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

  这些犯罪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或严重侵害他人权益,犯罪嫌疑人可能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因此不适用取保候审。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情况仅为不适用取保候审的一般条件,具体是否适用还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判断。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当取保候审时间到期后还可以继续申请取保候审吗?

  当取保候审时间到期后,一般不可以继续申请取保候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取保候审在案件的侦查、检察、审判的不同阶段可以分别采取,但在同一个阶段,取保候审已到期,不能再重新办理,且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取保候审即将到期的,执行机关应当在期限届满十五日前书面通知决定机关,由决定机关作出解除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

  具体来说,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

  因此,当取保候审时间到期后,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解除取保候审还是变更强制措施。如果需要继续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可能会选择监视居住、逮捕等其他方式,而不是继续取保候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以上则是关于“取保候审”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2025年重婚罪可以公安机关立案吗?
    重婚行为严重破坏婚姻家庭秩序,司法机关始终保持严厉打击态势。下文小编将围绕公安机关立案权限与刑事处罚标准两大核心问题,分别从程序要件和量刑规则两个维度展开剖析,帮助公众建立清晰的法律认知框架。...
    时间:2025.05.09
  • 犯罪嫌疑人举报同案犯算不算是立功?
    立功是指犯罪分子到案后有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包括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经查证属实;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属实;阻止他人犯罪活动;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具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表现的,应当认定为有立功表现。关于“犯罪嫌疑人举报同...
    时间:2025.05.09
  • 罪犯可以获得监狱减刑的情形有哪些?
    监狱减刑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相应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监狱减刑是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它有利于激励罪犯积极改造、重新做人,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关于“罪犯可以获得监狱减刑的情形有哪些?”的相...
    时间:2025.05.09
  • 2025年重大立功的减刑标准是什么?
    在刑法中,立功是量刑情节之一,对于犯罪分子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重大立功”作为立功的一种,因其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较大,所以在量刑时通常会得到更为宽大的处理。关于“2025年重大立功的减刑标准是什么?”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
    时间:2025.05.09
  • 缺席判决是什么意思
    在司法实践中,缺席判决作为保障诉讼效率与程序正义的特殊制度,其适用范围、法律后果及救济路径始终是诉讼参与人关注的焦点。一方当事人无故缺席庭审是否必然导致败诉?缺席判决后如何启动权利救济?本文从法律规范出发,解析缺席判决的适用条件、裁判规则及后续处理程序。...
    时间:2025.05.07
  • 拘留会留案底吗?会对孩子有影响吗
    拘留的案底留存与家庭影响本质是法律程序与社会评价的交织。行政拘留、司法拘留虽无案底,但需警惕社会评价风险;刑事拘留的案底留存则直接关联子女未来。亲属在沟通机制中应严格遵守法律程序,通过律师介入、行政探视等合法途径维护权益。...
    时间:2025.05.07
  • 2025年国家保密期限最新规定
    2025年国家保密期限制度通过精细化分级与动态化管理,构建了更科学的安全防护体系。下面小编将围绕保密期限的最新规定及其延长规则两大核心问题,结合《保守国家秘密法》及配套法规,解析法律条文的核心要点与执行逻辑。...
    时间:2025.05.06
  • 私人视频被曝光违法吗
    私人视频被曝光属于严重违法行为,不仅侵犯隐私权,还可能触犯刑法。我国法律明确禁止未经许可公开他人私密信息,侵权者需承担民事赔偿、行政处罚乃至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依法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财产损失补偿及名誉恢复费用,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已形成多层次责任体系。...
    时间:2025.05.06
  • 2025年追赃时怎样证明财物来源非法?
    在追赃过程中,证明财物来源非法是关键步骤之一。这通常需要通过调查收集证据来实现,包括但不限于财务记录、交易凭证、证人证词等直接或间接证据。一旦能够证明财物的获取与非法行为存在关联,则可以认定该财物为非法所得。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证明财物来源非法,并引用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据。...
    时间:2025.05.05
  • 五一出游遇到黑导游应该向谁举报?
    “黑导游”强制消费、欺诈游客等行为严重扰乱旅游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明确举报渠道与法律制裁规则,是遏制此类乱象、维护旅游公平的核心措施。下面小编从实务举报路径与法律条文适用两个维度,解析应对黑导游的完整方案。...
    时间:2025.05.04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