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哪些行为属于走私范畴?
2024年哪些行为属于走私范畴?
2024年,走私范畴的行为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这些行为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逃避了海关监管,并涉及偷逃应纳税款或逃避国家有关进出境的禁止性、限制性管理:
一、走私行为的类型
通关走私:
定义:指行为人通过海关进出境,采取伪报、瞒报、低报、伪装、藏匿等手段进行走私。这种方式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占比较大。
示例:通过设立海关的地点,采用藏匿、伪装等手段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禁止或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
绕关走私:
定义:指不通过海关监管区而非法绕关走私,如在边境地区直接运输货物进境。
示例:在未经国家开放的进出口岸和准许进出境的国境、孔道运输应税、禁止或限制货物物品进出境。
后续走私:
定义:又称变相走私,指行为人先合法地进口了货物、物品(主要是指保税货物和特定减免税货物),而后违反海关法和有关法律、法规,擅自销售牟利。
示例:未经海关许可,擅自将保税货物或特定减免税货物在境内销售牟利。
间接走私:
定义:又称为准走私或牵连走私,不直接进出国(边)境进行走私,但因与走私行为联系密切而被规定以走私罪论处。
示例: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货物、物品,或者在内海、领海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限制进出境货物、物品。
二、走私的具体行为表现
伪报、瞒报:如品名、价格、数量、规格、贸易性质和原产地伪报,集装箱夹藏或实箱报成空箱、价格瞒报等。
藏匿:将货物藏匿于运输工具(如汽车和船舶暗格)、特制藏私工具(如特制集装箱)、行邮物品以及人体中,进行走私活动。
加工贸易走私:加工贸易企业在海关备案注册后,逃避海关后续监管,擅自销售保税货物及特定减免税货物的行为,如“飞料”走私法、骗取核销法等。
海上走私:通过海上接驳、利用改装或特制船舶走私、靠岸偷卸等方式进行走私活动。
毒品走私: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进出境,如运输易制毒化学品、携带少量毒品进出境、邮寄零星毒品进出境等。
三、走私的法律后果
走私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其法律后果包括但不限于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刑事处罚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条款,走私行为可能构成犯罪,根据走私物品的性质、数量、价值以及走私行为的情节等因素,可能会被处以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行政处罚方面,对于尚未构成犯罪的走私行为,海关等执法部门可能会给予罚款、没收走私货物等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
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或者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的定义限定于国家之间吗?
走私的定义并不限定于国家之间,它涵盖了更广泛的范围。
一、走私的基本定义
走私,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应纳税款、逃避国家有关进出境的禁止性或者限制性管理的行为。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走私罪是指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口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当向国家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犯罪行为。
二、走私行为的范围
走私行为不仅仅包括跨国境的非法运输、携带或邮寄货物、物品,还包括在国内贸易中逃避海关监管和税收的行为。具体来说,走私行为可以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跨国走私:未经许可,通过非正常途径将货物或资金非法运出或运入国境,以逃避监管和税收。这包括走私武器、毒品、珠宝、动物、农产品等禁止或限制进出境的货物。
国内走私:在国内贸易中,不依法纳税而私运货物,或者未经海关审批擅自进出口货物。这种行为也违反了海关法和相关税收法规。
三、走私的法律后果
无论是跨国走私还是国内走私,一旦构成走私罪,都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走私罪可能会面临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甚至没收财产的处罚。同时,走私行为还可能导致海关监管的失效和税收的流失,对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
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或者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以上则是关于“走私”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民事仲裁的程序是:提出申请、受理案件、组建仲裁庭、开庭判决等,具体情况下对于民事仲裁的相关事项,是需要由当事人根据实际的纠纷事项来提出仲裁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关于“2024年民事仲裁的程序是怎样的”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时间:2024.10.16
-
包含以下条款:关于仲裁协议准据法;当事人选择仲裁程序规则及确定仲裁程序准据法的自由;一项裁决成为中国裁决的标准;有限度地承认临时仲裁,明确规定友好仲裁。关于“2024年涉外仲裁包括哪些条款”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时间:2024.10.16
-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海事仲裁委员会是我国的常设涉外仲裁机构,也是受理涉外仲裁案件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仲裁机构。涉外仲裁和涉外诉讼,都是解决涉外民事纠纷的重要方式。它们共同担当着解决涉外民事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切身利益的任务。关于“2024年涉外仲裁管辖权是怎样的”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时间:2024.10.16
-
申请人不具有主体资格;申请人与申请仲裁的争议无直接利害关系;申请人不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当事人;申请人不是死亡职工的法定继承人及利害关系人。争议内容不属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争议不属于本仲裁委员会的管辖。仲裁申请已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的时效。申请书及有关材料不符合要求。关于“2024年仲裁机...时间:2024.10.16
-
涉外仲裁特别规定,一般情况下涉外仲裁裁决的执行由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若被执行人或者其财产不在我国领域范围内,当事人应当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关于“2024年涉外仲裁的特别规定是什么”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时间:2024.10.16
-
涉外仲裁中当事人是申请采取财产保全的,但是是需要具备法定的条件的。在我国的民事诉讼的程序规定中,涉外仲裁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将当事人的申请提交被申请人住所地或其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关于“2024年涉外仲裁保全的规定是什么”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时间:2024.10.16
-
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自被驱逐出境之日起十年内不准入境。因此被判处驱逐出境的不一定永远不能再回来,过了这个期限之后外国人可以再申请入境,但需要出入境管理部门的审核,不过也很有可能永远被拒。关于“2024年被驱逐出境后可不可以再入境”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时间:2024.10.16
-
非中国公民未获签证不得入境。非法入境者可能面临短期离境、驱逐出境等制裁,并处以1000至5000元罚款。若情节严重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责。中国实行单一国籍制度,外籍华裔需遵守相关规定。关于“2024年非法入境怎么处罚”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时间:2024.10.16
-
外国人在中国犯罪,遵循属地管辖原则,即依据犯罪行为发生地法律处理。我国可依法追究其责任,若罪行属涉外案件且在国外已受刑罚,我国或免减其刑责。对于最高刑期三年以下且在国外已受罚的案件,我国或不追究或减轻刑责。关于2024年外国人在我国犯法怎么处罚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时间:2024.10.07
-
外国人在我国境内伤害公民,若未构成刑事犯罪,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可能面临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许可证、限制逗留或驱逐出境等处罚。若构成故意伤害罪,则依据我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其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关于“2024年外国人在我国伤害公民会受到什么处罚”的问题,下面...时间: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