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2024年行政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发布时间:2024.06.13 15:42:12
行政诉讼时效的计算主要依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并结合具体案件的情况进行计算。在涉及特殊诉讼时效或期间计算时,需要特别注意相关法律规定。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民事纠纷”的相关问题。

2024年行政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行政诉讼时效的计算方式相对明确,以下是对其计算方法的详细解释:

  一般诉讼时效: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这里的“知道或应当知道”指的是当事人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及其法律效果有明确的了解或应当有合理的了解。

  如果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诉权或起诉期限,起诉期限从他们知道或应当知道诉权或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

  特殊诉讼时效:

  如果当事人申请了行政复议,并对复议决定不服,应当自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提起行政诉讼。

  对于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同样不予受理。

  期间计算:

  行政诉讼的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如果期间以时、日计算,开始的时、日不计算在期间内,而是从次日开始计算。

  如果期间以月、年计算,起算以日为标准,与开始期对应的那一日为期限届满。期间届满日为节假日或其他法定休息日的,应以节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期间届满日期。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上述时效规定在特定法律中可能有特别规定,如《产品质量法》、《环境保护法》等,这些特别规定将优先适用。

  行政诉讼时效的计算主要依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并结合具体案件的情况进行计算。在涉及特殊诉讼时效或期间计算时,需要特别注意相关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行政诉讼一般都有什么规定?

  行政诉讼一般有以下主要规定:

  一、起诉权利保障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二、审判权独立

  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三、审理原则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四、诉讼时效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不动产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不予受理。

  五、起诉条件

  行政诉讼中法院立案需要原告的起诉满足以下条件:原告主体适格,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以上则是关于“民事纠纷”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行政诉讼时效规定最新2025
    近年来,行政诉讼制度通过时效规则优化与流程规范,强化公民权益保护与司法效率平衡。下面小编将结合最新法律文件与实务指引,解析行政诉讼时效的认定标准及诉讼程序的核心步骤,为公众提供清晰的维权路径指引。...
    时间:2025.05.06
  • 2025怎么查询自己被起诉了没?
    了解如何查询自己是否被起诉,以及被起诉后的应对措施,是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步骤。在面临法律诉讼时,保持冷静、理性应对,寻求专业法律帮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希望本文能够为您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指导。...
    时间:2025.01.08
  • 2025年诉讼仲裁有什么限制?
    诉讼仲裁的限制条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管辖限制、起诉条件限制、诉讼时效限制、证据规则限制、适用范围限制、仲裁协议限制、一裁终局限制以及程序性限制等。这些限制条件共同构成了诉讼仲裁制度的框架和规则体系,确保了纠纷解决的公正、高效和有序进行。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诉讼仲裁”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4.12.27
  • 2025年诉讼仲裁申请条件有什么?
    诉讼与仲裁的申请条件各有侧重。在提起诉讼时,当事人需要满足原告资格、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等条件。而在申请仲裁时,则需要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等条件。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诉讼仲裁”的相关问...
    时间:2024.12.27
  • 2025年诉讼仲裁可以仲裁哪些纠纷?
    诉讼与仲裁在受案范围上各有侧重。诉讼主要适用于广泛的民事纠纷,而仲裁则主要适用于平等主体间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当事人在选择纠纷解决方式时,应充分了解各自的特点和法律规定,以作出明智的决策。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诉讼仲裁”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4.12.27
  • 2025年造谣维权可以申请诉讼仲裁吗?
    对于造谣维权,可以申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诉讼过程中,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条款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并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而仲裁则一般不适用于造谣维权的情况。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诉讼仲裁”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4.12.27
  • 2025行政诉讼中起诉的条件是什么?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依法作出判决的诉讼活动。行政诉讼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平衡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的权利和义务,制约行政权以达到平衡。那么2025行政诉讼中起诉的条件是什么?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
    时间:2024.12.13
  •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谁来承担?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主要由被告承担,但原告在特定情况下也需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诉讼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对自己所主张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举证责任是诉讼中的重要制度,它直接关系到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的分配、诉讼的胜败以及实体权利义务的实现。因此,当事人在诉讼中应当充分重视举证责任,积...
    时间:2024.12.13
  • 行政诉讼案件的受理条件是什么?
    行政诉讼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的案件。行政诉讼案件的处理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包括起诉、受理、审理、裁决等环节。在整个过程中,法院会依法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公正的裁决。关于“行政诉讼...
    时间:2024.12.13
  • 法定的行政诉讼时效最长是多久?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法定的行政诉讼时效最长是二十年。行政诉讼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它是诉讼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国家诉讼制度的基本形式之一。关于“法定的行政诉讼时效最长是多久?”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
    时间:2024.11.30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