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交通肇事罪怎么判定伤情?
2024年交通肇事罪怎么判定伤情?
交通肇事罪的伤情判定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鉴定标准:伤情的判定主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进行。这个标准明确了轻伤的定义,即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轻微伤害的损伤。
鉴定流程:
鉴定的委托:通常由案件主办单位作为鉴定委托的主体,委托单位需审查被鉴定人提供的病历资料真实性,并在确认病历资料复印件上盖章。只有确认当事人存在被伤害的客观事实后,才能出具伤情鉴定委托书。
鉴定的受理:被鉴定人需持有办案单位开具的伤情鉴定委托书、相关病历资料、辅助检查资料及身份证明等,在规定时间由委托单位办案人陪同到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
鉴定的依据:法医伤情鉴定主要依据“两部两院”颁布的相关鉴定标准,包括《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人体轻微伤的鉴定》等。
具体伤情判定:
对于头部损伤,例如帽状腱膜下血肿、头皮撕脱伤、头皮外伤性缺损等都有明确的尺寸和面积规定,如头皮撕脱伤面积达20平方厘米即构成轻伤。
眼部损伤包括眼睑损伤、眶部单纯性骨折、泪器部分损伤及功能障碍等,也有具体的视力减退标准,如两眼矫正视力减退至0.7以下等。
对于其他部位的损伤,如鼻损伤导致的鼻骨粉碎性骨折或鼻骨线形骨折伴有明显移位,也被视为轻伤。
不予鉴定的情形:如果当事人提供的材料不全、拒绝提供鉴定所需完整病历资料或拒绝进一步检查,法医有权拒绝受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罪是怎么判定的?
交通肇事罪是根据一系列明确的标准来判定的。这些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这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前提条件。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驾驶故障车上路行驶、酒后开车、超速驾驶、疲劳驾驶等。
发生重大事故:这指的是事故必须造成严重的后果,如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这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必要条件之一。
因果关系:违法行为和造成的严重后果之间必须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换句话说,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是由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直接导致的。
特定时空条件:重大事故必须发生在交通运输过程中,这是交通肇事罪的特定时空条件。如果事故发生在交通运输过程以外的空间内,则不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主观过失:行为人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过失。这意味着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严重后果应当预见,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最终导致了严重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以上则是关于“交通肇事罪”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交通肇事罪不能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根据《公安机关出具有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工作规定》,犯交通肇事罪属于刑事犯罪,因此不能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接下来就让法头条的小编来带你们了解一下吧。...时间:2025.03.16
-
-
肇事逃逸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离开现场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交通管理法规,还可能触犯刑法,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根据现行法律,肇事逃逸者将依据其行为性质及后果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行政处罚乃至刑事责任。...时间:2025.03.14
-
轻微肇事逃逸别慌,应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如实说明逃逸行为,积极配合调查并提供相关证据信息。若未造成严重后果,积极赔偿受害人损失并获谅解,处罚可能减轻。我国刑法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量刑时可酌情从轻或减轻。最终处理结果依实际案件而定,主动认错赔偿是争取从轻处理的关键。接下来就让法头条的小编来带你...时间:2025.02.28
-
在处理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案件时,是否需要专业鉴定支持是一个常见问题。根据现行法律,虽然没有强制规定所有精神损害赔偿请求都必须提供专业鉴定报告作为证据,但在实践中,法院通常会参考专业鉴定意见来判断受害者的心理或精神状态以及由此产生的损失程度,从而做出更为公正合理的判决。...时间:2025.02.24
-
醉酒驾驶属于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一旦被查处,不仅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还可能对车辆保险费用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保险公司会根据驾驶员的违章记录来调整其保险费率,因此醉驾后车辆保险费用增加是有可能发生的。...时间:2025.02.19
-
针对未满法定年龄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我国法律有明确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条款,此类行为将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并且监护人可能也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时间:2025.02.17
-
在交通事故中,如果车辆是借给他人使用时发生的事故,车主是否需要承担责任取决于具体情形。根据现行法律,如果车主对于损害的发生没有过错,则不承担赔偿责任;但若存在过错,比如知道或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之一等情形下,则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时间:2025.01.18
-
对于酒驾逃逸后自首的行为,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行为人将面临较为严厉的法律后果。虽然自首可以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之一被考虑,但并不能完全免除其法律责任。具体量刑需依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时间:2025.01.07
-
在道路交通中,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且违法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交通法规,而且可能给受害者带来更大的伤害,甚至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一般事故逃逸的后果和处罚,法律有着明确且严格的规定。...时间:20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