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非法集资罪的主要构成要件是什么?
非法集资罪的主要构成要件是什么?
1.非法性:行为人未经有关部门批准,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法规,擅自开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活动。这包括未获得相应金融许可、超越经营范围或以虚假项目为名集资等情形。
2.公开性:集资行为是面向社会不特定多数人进行的,通过媒体、网络、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多种途径公开宣传或扩散集资信息,吸引公众参与。
3.利诱性:向投资者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且往往许诺的回报率畸高,超出正常市场水平,具有明显的诱惑性。
4.社会性:集资对象广泛,不仅限于亲友、单位内部人员,而是针对社会公众,集资人数众多,影响范围广。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详细界定了非法集资犯罪的具体表现形式和量刑标准。
什么是刑法中的正当防卫条件?
1.防卫目的的正当性:正当防卫必须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这种防卫意图是正当防卫成立的前提,意味着防卫行为的出发点是为了制止侵害、消除危险。
2.不法侵害的存在:防卫行为必须针对的是实际发生的不法侵害,包括犯罪行为和其他违法行为。这里的“不法侵害”应当是客观存在的,且具有社会危害性。
3.正在进行的侵害:防卫行为只能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过程中实施。如果侵害已经结束或者尚未开始,进行的防卫则不属于正当防卫范畴。
4.防卫的必要性和适度性:防卫行为应当与所面临的不法侵害程度相适应,既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判断是否适度,需考虑防卫手段、强度以及造成的后果等。
5.针对侵害人本人实施:正当防卫应直接针对实施不法侵害的人进行,不得错误地针对无关第三人。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构成刑法中的正当防卫,需要满足防卫目的的正当性、不法侵害的实际存在、正在进行的侵害状态、防卫行为的必要性和适度性,以及针对侵害人本人实施等条件。在具体案件中,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证据,综合判断防卫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非法集资罪的构成要件严格且明确,涉及行为的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及社会性。对于涉嫌非法集资的行为,我国法律体系提供了严格的法律框架与惩处措施,旨在保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公众财产安全任何个人或机构在进行融资活动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活动的合法性,避免触犯法律红线。
温馨提示:想要解决棘手的法律问题?法头条是您的得力助手!在这里,您可以找到3万+注册律师,他们会日常科普法律干货,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法律。同时,您还可以通过一对一快速咨询律师,获得专业的解决方案。
-
受贿行为的立案标准是司法机关认定犯罪、启动追责程序的核心依据。根据现行法律,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贿赂的立案门槛存在差异,且均需结合数额与情节综合判定。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受贿罪”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31
-
取保候审期间被传唤,多是司法程序的正常推进,当事人无需过度恐慌,但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以保障案件顺利办理,同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若对传唤事由及应对方式存在困惑,建议及时寻求专业法律帮助。...时间:2025.08.30
-
当身边有人突然遭遇刑事拘留,家属往往心急如焚,迫切想知道其能否尽快恢复自由,“刑事拘留7天能出来吗”成为萦绕心头的首要疑问。这一问题的答案并非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与案件性质、侦查进展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紧密相连。...时间:2025.08.29
-
猥亵行为的法律定性需结合证据与情节综合判断。仅有被害人陈述而无其他证据印证,司法机关通常难以直接立案;一但行为未达刑事犯罪标准,则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猥亵罪”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29
-
近日,网传浙江台州发生一起儿童被灭火器直喷面部事件,2岁男童简某某因吸入干粉被送入ICU观察,引发公众对未成年人行为责任与消防设施安全管理的双重关注。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层面解析责任划分逻辑与灭火器安全锁的合规要求,为公众提供清晰的法律指引。...时间:2025.08.29
-
在司法实践中,强制执行是实现债权的重要手段,但并非所有财产都可被随意执行。2025年,依据相关法律条款与司法解释,以下几类财产通常不能被强制执行。这不仅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也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时间:2025.08.28
-
广东惠州某房产顾问因业务咨询遭同事用陶瓷杯砸伤面部,缝合20余针的事件引发社会对职场暴力法律责任的关注。此类案件中,加害方是否构成犯罪、故意伤害的定罪标准如何界定,成为公众讨论的核心。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细节解读。...时间:2025.08.28
-
山西运城某案件中,女子因争吵时言语刺激导致男友跳车身亡,最终赔偿21.8万元未被追究刑事责任,这一结果引发社会对过失认定标准与谅解书法律效力的广泛讨论。下面小编将从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双维度,解析此类案件的裁判逻辑。...时间:2025.08.28
-
近期,广西容县发生一起精神障碍患者当街持铁锤砸伤儿童事件,引发社会对精神障碍患者伤人责任归属的广泛讨论。此类案件不仅涉及刑事责任认定,更需厘清民事赔偿主体与程序。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细节方面的解读。...时间:2025.08.28
-
身份证作为公民重要的身份凭证,一旦丢失或损坏,补办手续便需及时办理。补办身份证所需材料有着明确规定,这不仅保障了身份信息核实的准确性,也维护了公民合法权益。接下来,我们将依据相关规定,为您详细介绍补办身份证所需材料。...时间:2025.08.27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