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垄断行为在互联网中如何规制?

发布时间:2024.05.08 17:43:26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垄断行为在该领域日益成为监管的重点。互联网垄断可能导致市场封锁、限制创新、损害消费者权益等问题。规制互联网垄断行为,旨在促进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利益,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关键在于精准识别垄断行为、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与国际合作。

垄断行为在互联网中如何规制?

1.垄断行为识别:互联网领域的垄断行为主要包括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并购)、独家交易、歧视性待遇等。例如,大型平台强制商家“二选一”、利用数据优势实施自我优待、算法合谋定价等,均可能构成垄断行为。

2.市场界定与评估:互联网市场的特殊性在于其跨界性、动态变化快以及网络效应强在评估市场支配地位时,需考虑用户基数、数据控制能力、技术壁垒、转换成本等因素。同时,运用SSNIP测试(小型但显著且非暂时性涨价)等工具,以科学方法界定相关市场。

3.反垄断法规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是规制垄断行为的基本法律,其中对禁止的垄断行为、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经营者集中的申报审查等均有明确规定。此外,《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等细化规则,为互联网平台的反垄断监管提供了具体指导。

4.执法实践与挑战: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机构负责反垄断执法,通过调查、处罚违法企业、发布典型案例等方式强化监管。面对互联网行业快速变化的特点,执法机构需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应对算法黑箱、数据壁垒等新型挑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

《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

《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暂行规定》

商业诋毁诉讼需要哪些证据?

商业诋毁,又称商业诽谤,是指经营者以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进行恶意贬低和损害的行为。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遭遇商业诋毁的企业或个人有权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侵权方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在进行商业诋毁诉讼时,证据的收集与提供对于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及其造成的损害至关重要。以下为进行商业诋毁诉讼所需的主要证据类型:

1. 侵权行为的直接证据:如被告发布的书面材料(如公开信、宣传册、网络文章等)、音频视频资料、社交媒体帖子、电子邮件、短信、通话记录等,这些材料应能直接反映被告实施了对原告商业信誉或商品声誉的贬低行为。

2. 虚假事实的证明材料:对于被告所传播的有关原告的负面信息,需提供证据证明其内容与事实不符,系捏造或者严重误导。这可能包括权威机构出具的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审计报告、财务报表、行业评价、用户反馈等,用以反驳被告的诋毁言论。

3. 传播范围及影响程度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被告发布诋毁信息的平台访问量、阅读量、转发量、评论量等数据;媒体对事件的报道情况;受影响消费者或合作方的证人证言、退换货记录、合同解除通知等,以证明诋毁行为的广泛传播及对原告商业利益的实际损害。

4. 经济损失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因诋毁导致的销售额下降、利润减少、新增客户减少、原有客户流失等具体数据;为应对诋毁而支出的额外宣传、公关、法律服务等费用凭证。如果难以精确计算损失,可申请法院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评估。

5. 主观恶意的证据:如被告曾有类似侵权行为的记录、内部文件、邮件、对话记录等,显示其明知信息不实仍故意为之,或者存在明显的报复、排挤竞争对手动机,有助于加重其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经营者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4条:认定商业诋毁行为,应当考虑相关信息的虚假性、误导性、公开性、商业性、主观恶意以及对竞争对手合法权益的影响等因素。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商业诋毁诉讼中需要提供的证据主要包括证明侵权行为存在、内容虚假、传播范围及影响程度、造成经济损失以及主观恶意等方面的材料。当事人应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充分收集和提交证据,以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同时,法院也有权依职权调取证据,确保案件公正审理。

未公开研发信息是否算商业秘密?

未公开研发信息是否构成商业秘密,主要取决于其是否满足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的法定定义及构成要件。具体而言,需要考察以下四个方面:

1. 秘密性:该研发信息是否属于不为公众所知悉的信息,即该信息不能从公开渠道轻易获取,且未被行业内一般人士普遍知悉或容易获得。

2. 价值性:该研发信息是否具有实际或潜在的经济价值,能够为权利人带来竞争优势。在研发领域,这通常表现为新产品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设计图纸、实验数据等,这些信息可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地位。

3. 实用性:该研发信息应具有现实或潜在的使用价值,可以用于生产、经营或研发活动中。对于未公开的研发信息,如果其能够直接应用于产品开发或技术改进,或者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有指导意义,那么通常具备实用性。

4. 保密性:权利人对其研发信息已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这包括但不限于签订保密协议、设置访问权限、进行物理隔离、进行加密处理等,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使用或披露该信息。

法律依据: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明确规定了商业秘密的定义和保护范围:

> “本法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进一步细化了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

>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所涉信息载体的特性、权利人保密的意愿、保密措施的可识别程度、他人通过正当方式获得的难易程度等因素,认定权利人是否采取了保密措施。”未公开的研发信息若满足上述秘密性、价值性、实用性和保密性四个要件,即可被视为商业秘密,受到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企业应对其重要的研发信息采取有效的保密措施,并在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规制互联网中的垄断行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监管技术的创新、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管机制,既要防止市场垄断抑制创新和竞争,又要鼓励互联网企业合法合规地发展壮大,最终实现数字经济生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互联网经济一体化趋势,国际间的合作与协调也显得尤为重要,共同应对跨国垄断行为,维护全球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温馨提示:想要了解更多法律知识?关注法头条,3万+注册律师每天为您提供实用的法律干货。遇到棘手的法律问题?点击一对一快速咨询律师,他们将从专业角度为您提供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相关阅读更多>>
  • 2024年扰乱市场价格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吗?
    2024年扰乱市场价格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会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及相关行政处罚规定的制裁。经营者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4.12.20
  • 2024年高价售卖普通物品属于扰乱市场价格吗?
    高价售卖普通物品若超出合理范围并扰乱市场秩序,将可能面临法律制裁。因此,经营者应谨慎定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4.12.20
  • 不正当竞争行为怎么处罚?
    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环境,损害了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严格的处罚和约束。法头条在本文将为您介绍“不正当竞争行为怎么处罚?”的相关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间:2024.12.18
  • 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
    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损害了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后果。法头条在本文将为您介绍“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的相关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间:2024.12.18
  • 2024年商家进行价格战属于不正当竞争吗?
    商家进行价格战本身并不直接构成不正当竞争,但如果商家在价格战中采用虚假宣传、低于成本价销售以排挤竞争对手等不正当手段,就可能触犯相关法律法规,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因此,商家在进行价格战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竞争的公平性和合法性。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不正当竞争”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4.12.18
  • 2024年景区天价菜品属于不正当竞争吗?
    2024年景区天价菜品本身并不直接构成不正当竞争,但如果景区商家在销售过程中存在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强制交易等不正当手段,就可能涉及不正当竞争。同时,景区商家在定价和销售过程中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景区特殊地位进行不公平交易或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
    时间:2024.12.18
  • 2024年虚假宣传属于不正当竞争吗?
    2024年虚假宣传明确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并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严格规制。经营者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诚实守信地开展商业活动,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不正当竞争”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4.12.18
  • 2024年哪些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都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明确规制。经营者在进行市场活动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保护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不正当竞争”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4.12.18
  • 2024年不正当竞争处罚后会受到限制吗?
    2024年不正当竞争行为在受到处罚后,行为人可能会受到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措施的限制;同时,如果给受害者造成损害或构成犯罪,行为人还需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这些限制措施旨在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和保护消费者及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
    时间:2024.12.18
  • 2024年不正当竞争的处罚有哪些?
    2024年对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处罚涵盖了民事责任、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三个方面,具体处罚措施依据行为的性质、情节及后果等因素而定。在实际操作中,监督检查部门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查处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不正当竞争”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4.12.18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