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知识产权侵权的连续状态对诉讼时效有何影响?
知识产权侵权的连续状态对诉讼时效有何影响?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是,如果侵权行为处于连续或继续状态,诉讼时效期间自侵权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对于知识产权侵权,如果侵权行为一直在持续,那么权利人可以在侵权行为停止后的三年内提起诉讼。这种规定有利于保护权利人的利益,防止因侵权行为的持续性而导致权利人丧失诉讼权利。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条: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处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何界定专利的“新颖性”要求?
专利的新颖性是其能否获得授权的重要标准之一。新颖性是指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之前,没有被公开过,它必须是前所未有的。如果一项技术方案已经被公开,无论是通过出版物、公开使用或者其他方式,那么它就失去了新颖性,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新颖性的判断通常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时间标准,即以专利申请日为基准,之前的公开信息将影响新颖性;二是地域标准,我国专利法规定,国内外的公开信息都可能影响新颖性。
同时,新颖性并不排除“自身公开”,如果申请人在申请日前6个月内公开了自己的发明创造,这通常不会被视为丧失新颖性,这是所谓的“宽限期”规定。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这是新颖性作为专利授权条件的直接法律依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这明确了新颖性的具体定义和判断标准。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规定:“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或者自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又在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我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 这是关于“宽限期”的规定。
以上就是对专利新颖性的回答的解释。
知识产权侵权的连续状态并不会立即导致诉讼时效的过期,而是从侵权行为停止后开始计算。这为权利人提供了更充足的维权时间,也鼓励了及时制止和打击知识产权的持续性侵权行为权利人在发现侵权行为后,仍应及时采取行动,以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温馨提示:法头条,汇集了全国各地3万+注册会员律师,为您提供高效解决问题的坚实支持。点击下方按钮在线咨询,我们将免费为您推荐专业律师,让您信心满满。选择法头条,让我们与您共同成长!
-
本文旨在为公司提供一套全面的策略,以有效防止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发生。结合实践经验,我们将阐述预防措施的具体内容,涵盖内部管理、风险评估、合同约束、监控与维权等多个环节,旨在帮助公司在日常运营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降低侵权风险,维护企业核心竞争力。...时间:2024.04.25
-
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分担主要取决于侵权行为的性质、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以及受害者的损失情况。侵权人可能需要承担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责任。在某些情况下,如存在共同侵权,责任可能会被分摊到多个责任人。...时间:2024.04.16
-
及时发现并制止公司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是保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这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自我审查,并通过法律手段对侵权行为进行打击。...时间:2024.03.30
-
当公司收到知识产权侵权警告函时,应采取一系列专业且谨慎的步骤来应对。这包括理解警告函的内容,评估侵权可能性,与法律顾问沟通,以及考虑可能的解决方案,如和解、停止侵权行为或反驳指控。...时间:2024.03.29
-
当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润以及专利许可使用费用皆难以准确判断时,人民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合理确定赔偿金额。在这一过程中,法院会综合考虑专利权的种类、侵权行为的类别及其严重程度等因素。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知识产权侵权”的相关问题。...时间:2024.03.20
-
当权利人的知识产权产品被海关扣押,认为涉嫌侵权时,权利人有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的维权行动。这通常涉及到确认侵权事实、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措施、提起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等步骤。...时间:2024.03.13
-
知识产权侵权争议是指在知识产权领域中,权利人认为其享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合法权益遭受他人非法侵犯而产生的纠纷。处理此类争议通常涉及调查取证、协商调解、行政投诉、司法诉讼等多个环节。我们将通过严谨的回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为客户提供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时间:2024.03.12
-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在法律中被视为严重违法行为,侵权者应承担一系列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时间:2024.03.08
-
企业在发现其知识产权可能遭受侵害时,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请求海关扣留涉嫌侵权的进出口货物。具体而言,当进口或出口的货物涉嫌侵犯企业的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时,企业有权向海关提出扣留申请。...时间:2024.03.03
-
当海关发现疑似知识产权侵权的货物时,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扣留、调查、通知权利人以及可能的后续处置,以保护知识产权和维护正常的贸易秩序。...时间:2024.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