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条款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3.28 12:39:22
在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情况下,无需获得版权所有者的许可,可以合法地使用受版权保护的作品。这种使用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以确保对版权所有者的权益不造成不合理损害。

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条款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1. 目的和性质:合理使用的首要条件是使用行为的目的和性质,如果是为了教育、科研、新闻报道或者个人学习、研究等非营利目的,更可能被认定为合理使用。

2. 使用的数量和比例:使用的部分应与实现上述目的相适应,不能过度使用,否则可能侵犯原作品的整体性。

3. 对原作品市场影响:使用行为不应实质性替代原作品的市场销售,否则将影响版权所有者的经济利益,不符合合理使用原则。

4. 已发表或未发表:对于未发表的作品,一般情况下更严格限制其使用,除非有特殊情况,如文化遗产保护等。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

以上条文列举了部分合理使用的情形,但并非全部,具体应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判断。

著作权法中关于著作权许可使用的条件和限制有哪些?

著作权许可使用是指著作权人将其作品的使用权授予他人使用的行为。这种行为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规定。首先,著作权人有权决定是否许可他人使用其作品,这是基于著作权人的财产权。其次,许可使用必须是明确的、有偿的,除非著作权人明确表示免费许可。此外,许可使用通常可以通过书面合同约定,包括使用范围、期限、费用等具体事项。在许可使用后,原著作权人仍保留作品的所有权,被许可人只能在约定的范围内使用作品,不能转让或者再次许可给第三方,除非得到著作权人的明确同意。

关于限制,根据《著作权法》,即使著作权人许可了使用,也并不能侵犯其基本权利,例如保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即禁止对作品进行歪曲、篡改的权利。同时,为了公共利益,法律还规定了一些强制许可的情况,如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但需支付合理报酬使用其作品。此外,对于已经发表的作品,他人可以在合理范围内引用,但不得构成对原作品的实质性替代。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2条: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四)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五)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六)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七)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八)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九)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汉族文字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在国内出版发行;

(十)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3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

(一)为制作录音录像制品,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但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除外。

以上规定了著作权许可使用的条件和限制,但具体情况可能会因个案的具体事实和法律规定的变化而有所不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何为职务作品,其著作权如何分配?

职务作品是指公民在执行本职工作过程中创作的作品,它反映了作者的职务身份与作品创作的关联性。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于作者。这是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

2. 但是,如果职务作品的创作属于作者的本职工作,并且作品的主要利用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且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约定的,那么该作品的著作权归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作者享有署名权以及获得报酬的权利。

3. 对于上述情况,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使用职务作品时,应当尊重并保障作者的署名权,同时按照约定支付报酬。

4. 如果职务作品是合作创作的,那么其著作权的归属和分配应根据所有作者的协议来确定。如果没有协议或者协议不明确,按照各自对作品的贡献程度来分配著作权。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六条: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

(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职务作品的作者享有署名权,并可以根据与用人单位的有关约定或者国家的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合理使用是著作权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旨在平衡公共利益和版权所有者的权益。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符合合理使用的条件,以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如果在具体案例中对合理使用存在疑问,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

相关阅读更多>>
  • 歌曲版权申请流程及费用2025年
    音乐产业中,版权登记是保护原创作品的核心手段。2025年,中国版权保护体系已形成“线上为主、线下补充”的登记模式,费用标准与流程透明度显著提升。从个人创作者到商业机构,均需掌握登记流程、费用构成及法律风险规避要点。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歌曲版权申请”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8.05
  • 原唱的定义在法律上如何规定?
    2025年《年轮》原唱争议中,汪苏泷与张碧晨的“原唱”身份引发法律与行业规则的碰撞。公众认知中的“原唱”常与“首次演唱者”“市场影响力”挂钩,但法律层面却无明确定义。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原唱定义”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8.05
  • 原唱有版权吗?
    音乐产业中,“原唱”与“版权”的关联常引发争议。例如,2025年《年轮》原唱争议中,汪苏泷与张碧晨的“原唱”身份被同时标注,但版权归属却涉及词曲作者、唱片公司等多方主体。原唱是否天然拥有版权?这一问题的答案需结合创作、授权、合同等法律要素综合判断。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歌曲原唱版权...
    时间:2025.08.05
  • 制作销售盗版手办销售额三千万主犯获刑5年罚八百万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025年6月30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特大盗版手办案作出终审裁定:主犯汪某某因以“二创”为名制售《圣斗士星矢》《灌篮高手》等动漫盗版手办,非法经营额达3000余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800万元。此案揭露了盗版产业链以“二次创作”为幌子实施侵权行为的黑幕,也凸显了司法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严厉...
    时间:2025.07.02
  • 衡水盗版LABUBU公开摆摊销售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2025年7月1日,河北衡水市枣强县大营镇的街道上出现“盗版LABUBU大集”:百米长的街道聚集数百个摊位,商家将五颜六色的盗版LABUBU像蔬菜一样装在透明塑料袋中兜售,小体型产品单价低至7元,大体型的售价80-120元。这些摊贩多自称拥有家庭作坊或工厂,部分商家坦言“如今生意难做只能摆摊”,甚至有老人骑电三轮搬运盗版玩偶...
    时间:2025.07.02
  • 个人使用盗版软件会被追责吗?
    个人使用盗版软件构成侵权,并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盗版软件的本质是未经授权的复制品,个人在使用时,实际上是在复制或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作品。因此,个人使用盗版软件构成侵权。关于“个人使用盗版软件会被追责吗?”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
    时间:2025.06.04
  • 字体侵权如何认定怎么赔偿?
    字体侵权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未经授权使用、实质性相似、以营利为目的等。字体侵权的赔偿方式主要有依据权利人实际损失赔偿、参照侵权人违法所得赔偿、故意侵权情节严重的加重赔偿以及法定赔偿。为了避免字体侵权,企业和个人在商用字体使用时,应明确字体授权范围、优先选择免费商用字体、仔细阅读授权协议、避...
    时间:2025.05.21
  • 短视频抄袭如何界定侵权?
    在短视频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各种类型的短视频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短视频抄袭和营销号搬运内容等侵权现象也日益凸显,这不仅损害了原创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整个行业的创作生态。因此,明确短视频抄袭和营销号搬运内容的侵权界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时间:2025.05.21
  • AI生成的小说是否享有著作权?
    著作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在我国,著作权即指版权。著作权的主体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作品的创作者或依法取得著作权的组织。对于一般作品,著作权人通常被称为作者,一般是自然人;而对于计算机软件作品,著作权人被称为开发者,一般为法人或其他...
    时间:2025.05.14
  • 公司专利权转让流程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本文旨在为我国企业或个人提供关于公司专利权转让的基本流程及注意事项的法律指导。通过明确专利权转让的具体步骤与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帮助企业合法、高效地完成专利权转移。...
    时间:2025.05.03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