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2024年肇事者对受害人精神损害应否赔偿?

发布时间:2024.03.20 10:42:55
在交通事故、人身伤害、侵权等案件中,受害人除物质损失外,往往还会遭受精神损害。我国法律规定,对于这种精神损害,肇事者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肇事者对受害人精神损害应否赔偿?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其中,赔偿损失不仅包括直接的财产损失(如医疗费、误工费等),也包括间接的精神损害赔偿。受害人在遭受身体伤害的同时,如果对其生活、心理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精神痛苦或精神疾病,那么这些精神损害均属于可赔偿范围。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明确规定:“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权益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2.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也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具体到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结合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方式和后果、受害人的精神痛苦状况以及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数额。

对于交通肇事中受害人的财产损失,法律有何具体赔偿规定?

交通肇事导致受害人财产损失的赔偿问题主要依据《侵权责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进行处理。首先,根据“侵权责任法”的基本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交通肇事者因其过失行为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理应予以赔偿。

具体到财产损失赔偿方面,《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

在确定具体的赔偿数额时,通常会考虑受损财产的原始价值、折旧情况、损害程度等因素,并结合相关票据、评估报告等证据来计算。此外,如果事故责任人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可能还需要支付惩罚性赔偿。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下列财产损失,当事人请求侵权人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维修被损坏车辆所支出的费用、车辆所载物品的损失、车辆施救费用;(二)因车辆灭失或者无法修复,为购买交通事故发生时与被损坏车辆价值相当的车辆重置费用;(三)依法从事货物运输、旅客运输等经营性活动的车辆,因无法从事相应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合理停运损失;(四)非经营性车辆因无法继续使用,所产生的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费用。”

醉驾肇事,血液酒精含量多少会被从重处罚?

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并造成交通事故的行为,其处罚程度与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密切相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当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一定标准时,将被认定为“醉驾”,并可能因此面临从重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其中,对于醉酒驾驶的认定标准,按照《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国家标准(GB19522-2010)的规定,车辆驾驶人员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毫克,则会被认定为醉酒驾车。一旦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且发生交通肇事行为,除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外,还将面临刑法规定的从重刑事处罚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2.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国家标准(GB19522-2010)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肇事者因其侵权行为对受害人造成的精神损害,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受害人在维护自身权益时,可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诉求,并提供相关证据以证明其精神损害的存在和程度。我们将积极协助受害人寻求合理合法的精神损害赔偿,以实现公平正义,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温馨提示】当前回复仅为大多数情况下的参考答案。如仍无法解决您的法律问题,请咨询律师以获取个性化的法律解决方案。我们承诺5分钟快速响应,并致力于提高问题解决率。

相关阅读更多>>
  • 肇事逃逸认定标准法律规定2025最新
    肇事逃逸认定标准包括多种情形,如明知事故发生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自认无责驾车离开、有酒驾等嫌疑报案后弃车又返回、送伤者就医未报案或留假信息离开、接受调查逃匿等。只要符合其中一种情形,就可能被认定为肇事逃逸。...
    时间:2025.07.30
  • 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肇事逃逸事故认定有多种情形,包括明知事故发生驾车或弃车逃离、自认无责驾车离开、有酒驾或无证嫌疑报案后弃车又返回等。此外,送伤者就医却不报案、留假信息离开,接受调查逃匿,否认知情却有证据表明应知情,协商未妥强行离开等也会被认定。...
    时间:2025.07.30
  • 女子驾车撞倒男孩拖行2米称没看见,怎么处理?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激增,交通肇事案件频发,其中撞人后拖行的极端行为因其主观恶性与社会危害性引发广泛关注。此类事件不仅涉及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更可能触犯刑法中的交通肇事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甚至故意杀人罪。下面小编将系统分析女子驾车撞倒男孩拖行2米事件的法律定性,以及驾车拖行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认定标准。...
    时间:2025.07.21
  • 肇事逃逸会被判多少刑期呢?
    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千万不要肇事逃逸,因为一旦肇事逃逸那么可能要面临更重的处罚。肇事逃逸在交通是非常严重的行为,根据肇事逃逸造成的后果而定,一般交通肇事逃逸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时间:2025.07.01
  • 开车看手机撞人致3死3伤需要负什么责任?
    在科技飞速发展、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手机以其强大的功能和便捷性,成为人们生活与工作中须臾不可离的重要工具。当这一现代科技的产物与驾驶行为产生交集,尤其是开车时使用手机,却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时间:2025.07.01
  • 肇事者将伤者送医自行离开算逃逸吗?
    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者是否构成逃逸直接关系到法律责任认定与赔偿义务履行。实践中,肇事者将伤者送医后自行离开的行为是否构成逃逸,常引发争议。同时,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判定标准也需明确界定。下面小编将围绕这两个问题,结合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从行为构成、主观意图、法律后果等维度展开分析,为公众提供清晰的法律指...
    时间:2025.06.23
  • 轻微刮擦肇事逃逸后果会面临什么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不仅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更可能触犯刑法,导致严重法律后果。轻微刮擦事故后逃逸,看似小事,实则可能面临行政处罚与刑事责任的双重风险。逃逸行为未造成重大损害,但对方拒绝出具谅解书。如何通过合法途径弥补过错、化解矛盾,成为肇事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时间:2025.06.19
  • 开车故意撞人属于什么罪?
    近年来,开车故意撞人及逃逸事件频发,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与社会秩序。下面小编将依据法律条款及相关司法解释,分析开车故意撞人可能构成的罪名,以及逃逸行为的法律后果与处理方式,为公众提供法律指引。...
    时间:2025.06.06
  • 司机撞死人被判全责是不是要坐牢?
    司机撞死人被判全责是否要坐牢,需要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和司机的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来判断。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且后果严重,那么就有可能需要坐牢;反之,则可能无需承担刑事责任。关于“司机撞死人被判全责是不是要坐牢?”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
    时间:2025.06.02
  • 违反交通信号灯后果严重吗?
    违反交通信号灯的行为是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不仅威胁到驾驶者自身的安全,也对其他道路使用者构成潜在危险。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此类行为将面临罚款、扣分等处罚措施;在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还可能触犯刑法。...
    时间:2025.05.23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