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金融债务担保合同中的连带责任问题?
金融债务担保合同中的连带责任问题?
连带责任在金融债务担保合同中的应用,意味着担保人与债务人共同对债权人负有全部债务的清偿义务,债权人可以独立地向债务人或担保人主张全部债权,不受债务人和担保人内部债务分担协议的约束。即使担保人只承担了部分债务的担保,但在债务人无力偿还的情况下,担保人仍可能需要对全部债务负责。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一条规定:“保证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其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当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同时,《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八条也明确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
破产对个人信用记录有何影响?
个人破产制度虽在部分地方试点实施,但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建立。不过,在企业法人层面,破产制度已经相对完善,且个人作为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直接责任人时,其参与经营的企业破产可能间接影响到个人信用记录。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和即将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已在深圳试点)等规定,个人破产行为将会被纳入信用信息系统。一旦个人申请破产并经法院裁定宣告破产,该信息将被相关信用机构记录,对个人信用产生负面影响,可能会影响到其后续的贷款、信用卡使用、高消费、担任公司高管等方面的权利。
1.
【相关法条】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而个人破产信息属于不良信息的一种。
《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中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作出的破产宣告裁定应当及时向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推送,并由相关部门依法采取信用惩戒措施。
虽然目前个人破产对信用记录的具体影响程度和范围还在探索和完善中,但可以预见的是,诚实守信、积极履行债务的破产个人,经过法定程序后,其信用状况有望得到修复与重建。
个人破产后的生活费用如何保障?
个人破产制度尚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中,《企业破产法》目前主要适用于企业法人,对自然人(个人)的破产规定并不明确。但根据2020年深圳经济特区率先试行的《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以及后续多地开始探索制定个人破产相关法规的趋势来看,个人破产后的生活费用保障问题已逐渐纳入法律视野。
在个人破产程序中,尽管债务人的财产将用于清偿债务,但为了保护基本人权和维护社会稳定,法律法规通常会设定一些豁免财产或必需生活费用的规定,确保债务人在破产后仍能维持基本生活。例如,在《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中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受理个人破产申请后,应当保障债务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基本生活需要,确定必要的生活费用标准。
【相关法条】
1. 《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第39条:“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应当按照本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债务人在破产期间应当保留的生活必需费用。”
2. 同时,该条例还规定了“豁免财产”制度,即部分财产可以不受破产清算的影响,用以保障债务人及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参见《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第40、41条)。
虽然我国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个人破产法,但在部分城市已经开始尝试通过法律规定,确保个人破产后的生活费用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随着未来个人破产制度的不断完善,这一方面的法律保障将会更加健全。
在签订金融债务担保合同时,担保人应充分理解并审慎对待连带责任的规定,明确自身的法律责任和风险承受能力,确保合同条款公平合理,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意见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债权人也应清晰了解担保方式及连带责任的相关法律规定,以便在债务人无法履约时,能够有效行使权利,最大限度地保障债权得以实现。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让您感到困惑?法头条是您的法律顾问!我们汇聚了数万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各种法律疑难。无论是文字、电话还是视频咨询,我们都能满足您的需求。点击咨询,让我们为您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
-
债权逾期后进行转让,原债权人将债权转让给新的债权人后,由新的债权人负责追讨逾期债务。这一过程需遵循相关法律规定,确保转让行为合法有效,并且应当通知债务人有关债权转让的事实。...时间:2025.05.08
-
当一方当事人失联时,确认书的执行面临挑战。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可通过公告送达等方式尝试联系失联方,并依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来保障另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时间:2025.05.02
-
启动债权仲裁程序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步骤。双方当事人需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向选定的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材料;按照仲裁委员会的要求缴纳相应的仲裁费用。本文将从回答的角度出发,结合相关回答,详细阐述如何启动债权仲裁程序。...时间:2025.05.02
-
债权确认书签订后是否可以追加利息,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通常情况下,如果债权确认书中已经明确约定了利息条款,则按照约定执行;若未约定或约定不明,则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处理。...时间:2025.04.30
-
-
在法律框架下,当债权人与债务人约定的违约金明显过高时,法院有权根据当事人的请求进行调整。这一规定旨在平衡双方利益,防止因违约金设定不合理而造成不公平的结果。...时间:2025.04.09
-
债务豁免通常指的是债权人主动放弃其债权的行为。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债务豁免作为债权人对自己权利的一种处置方式,并不需要获得债务人的同意,但必须明确表示给债务人知晓。这种行为一旦成立,对双方都有法律效力。...时间:2025.03.04
-
在法律体系下,免除债务的行为一般被视为一种单方的民事法律行为,一旦债权人明确表示免除债务人的债务,则该债务关系即告终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在特定情况下,债权人对已经免除的债务可能不享有追溯权,除非双方另有约定或者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时间:2025.03.03
-
当贷款利息超过法定标准时,借款人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维护自己的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于超出法定利率部分的利息,借款人有权不予支付,并且已经支付了超过法定上限部分利息的,还可以要求返还。...时间:2025.01.08
-
和解协议是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达成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通过该协议双方可以就债务的偿还方式、期限等事项达成一致。一旦和解协议依法成立并生效,对于参与其中的债权人来说,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意味着债权人需要遵守协议中约定的内容,不得随意违反或单方面改变。...时间:202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