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著作权法中邻接权的涵盖范围有哪些?
著作权法中邻接权的涵盖范围有哪些?
1. 表演者权:根据《著作权法》第52条,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表明表演者身份、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的权利,并且对于现场表演和录音录像表演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以及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
2. 录音制作者权:《著作权法》第44条规定,录音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
3. 广播组织权:《著作权法》第57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许可将其播放的节目转播、录制、复制或者通过信息网络传播。
4. 出版者的版式设计权:《著作权法》第40条规定,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享有专有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上述内容主要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40条、第44条、第52条及第57条的规定。
广播组织在著作权法中的邻接权有何特殊性?
在著作权法中,广播组织享有的邻接权是一种特殊权利,不同于一般的著作权。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来源与主体的特定性:邻接权是由广播组织对节目信号的首次播出这一传播行为产生的,其主体是广播组织而非原始作品的创作者。例如,广播电台对其播放的一部音乐作品或电视剧虽然不享有著作权,但由于进行了传播和播放,因此对该播出活动本身享有邻接权。
2. 权利内容的独特性:广播组织的邻接权主要包括转播权、录制权以及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的权利等。这意味着其他组织或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播、复制或者通过网络传播广播组织已经播出的节目。
3. 保护期限的限制性: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广播组织的邻接权保护期为50年,自该节目首次播出后的次年1月1日起算,相较于一般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作者终身及死后五十年),邻接权的保护期限相对较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五章“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其许可的下列行为:(一)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转播;(二)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以及复制;(三)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
同时,第五十二条进一步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该广播、电视首次播放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这充分体现了广播组织在著作权法中的邻接权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和特殊的权利属性。
邻接权在著作权法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邻接权,又称相关权或者附属版权,是指与著作权法直接相关的、独立于著作权人享有的、对于作品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成果所享有的权利。它主要涉及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以及广播组织等主体,在其对作品进行表演、录制或广播等活动时所产生的特殊贡献而获得的法定权利。
具体而言,邻接权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表演者权:表演者对其表演活动享有权利,如禁止他人未经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其表演,以及公开传播其现场表演等。
2.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权利,包括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传播该录音录像制品等。
3. 广播组织权:广播组织对其制作并播出的广播电视节目享有权利,包括转播、录制、复制和通过信息网络传播该节目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年修正)第四章“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对此做出了详细规定:
第四十五条至第五十二条分别规定了表演者的权利及其保护期限,明确了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的邻接权内容。
第五十三条至第五十七条则规定了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及保护期限,确立了录音录像制作者在制作录音录像制品过程中的邻接权。
第五十八条至第六十条则规定了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节目的权利,为广播组织确立了相应的邻接权制度。
邻接权在著作权法中是针对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等特定主体,因他们在创作和传播作品过程中的独特贡献而给予的一种独立的、有限期的专有权利。
我国著作权法对邻接权的保护覆盖了从作品表演、录音制作、广播播出到出版物版式设计等多个领域,旨在确保在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播过程中各类主体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同时,这也体现了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与时俱进,积极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要求。
『温馨提示』法头条法务为您解答了关于“著作权法中邻接权的涵盖范围有哪些”的问题,如需更多法律建议,请前往法头条进行咨询。
-
音乐产业中,版权登记是保护原创作品的核心手段。2025年,中国版权保护体系已形成“线上为主、线下补充”的登记模式,费用标准与流程透明度显著提升。从个人创作者到商业机构,均需掌握登记流程、费用构成及法律风险规避要点。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歌曲版权申请”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05
-
2025年《年轮》原唱争议中,汪苏泷与张碧晨的“原唱”身份引发法律与行业规则的碰撞。公众认知中的“原唱”常与“首次演唱者”“市场影响力”挂钩,但法律层面却无明确定义。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原唱定义”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05
-
音乐产业中,“原唱”与“版权”的关联常引发争议。例如,2025年《年轮》原唱争议中,汪苏泷与张碧晨的“原唱”身份被同时标注,但版权归属却涉及词曲作者、唱片公司等多方主体。原唱是否天然拥有版权?这一问题的答案需结合创作、授权、合同等法律要素综合判断。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歌曲原唱版权...时间:2025.08.05
-
2025年6月30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特大盗版手办案作出终审裁定:主犯汪某某因以“二创”为名制售《圣斗士星矢》《灌篮高手》等动漫盗版手办,非法经营额达3000余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800万元。此案揭露了盗版产业链以“二次创作”为幌子实施侵权行为的黑幕,也凸显了司法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严厉...时间:2025.07.02
-
2025年7月1日,河北衡水市枣强县大营镇的街道上出现“盗版LABUBU大集”:百米长的街道聚集数百个摊位,商家将五颜六色的盗版LABUBU像蔬菜一样装在透明塑料袋中兜售,小体型产品单价低至7元,大体型的售价80-120元。这些摊贩多自称拥有家庭作坊或工厂,部分商家坦言“如今生意难做只能摆摊”,甚至有老人骑电三轮搬运盗版玩偶...时间:2025.07.02
-
个人使用盗版软件构成侵权,并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盗版软件的本质是未经授权的复制品,个人在使用时,实际上是在复制或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作品。因此,个人使用盗版软件构成侵权。关于“个人使用盗版软件会被追责吗?”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时间:2025.06.04
-
字体侵权的认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未经授权使用、实质性相似、以营利为目的等。字体侵权的赔偿方式主要有依据权利人实际损失赔偿、参照侵权人违法所得赔偿、故意侵权情节严重的加重赔偿以及法定赔偿。为了避免字体侵权,企业和个人在商用字体使用时,应明确字体授权范围、优先选择免费商用字体、仔细阅读授权协议、避...时间:2025.05.21
-
在短视频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各种类型的短视频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短视频抄袭和营销号搬运内容等侵权现象也日益凸显,这不仅损害了原创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整个行业的创作生态。因此,明确短视频抄袭和营销号搬运内容的侵权界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时间:2025.05.21
-
著作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在我国,著作权即指版权。著作权的主体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作品的创作者或依法取得著作权的组织。对于一般作品,著作权人通常被称为作者,一般是自然人;而对于计算机软件作品,著作权人被称为开发者,一般为法人或其他...时间:2025.05.14
-
本文旨在为我国企业或个人提供关于公司专利权转让的基本流程及注意事项的法律指导。通过明确专利权转让的具体步骤与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帮助企业合法、高效地完成专利权转移。...时间:2025.05.03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