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酒驾和醉驾对驾驶能力影响有何区别?

发布时间:2024.03.09 11:17:37
酒驾和醉驾是两种不同的违法行为,两者均涉及驾驶人员在饮酒后驾驶机动车,但其对驾驶能力的影响程度以及法律后果存在显著区别。酒驾通常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超过法定标准但仍低于醉驾标准,而醉驾则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醉驾标准,对驾驶能力的影响更为严重。

酒驾和醉驾对驾驶能力影响有何区别?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酒驾醉驾的区分主要依据血液中酒精含量的不同。驾驶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mg/100ml且小于80mg/100ml的,为饮酒后驾车;而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等于或者大于80mg/100ml的,为醉酒后驾车。从生理角度看,随着血液中酒精浓度的提高,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降低反应速度、判断力和操作协调性,醉驾对驾驶能力的影响远大于酒驾,可能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如何理解和区分“饮酒驾驶”与“醉酒驾驶”?

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是两种不同的违法行为,其主要区别在于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以及由此带来的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危害程度。

1. 饮酒驾驶:指机动车驾驶人员在饮用含酒精饮料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但尚未达到80mg/100ml的驾驶行为。这种情况下,驾驶者的反应能力和判断力可能已经受到影响,但还未达到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程度。

2. 醉酒驾驶:是指机动车驾驶人员在饮用含酒精饮料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根据医学研究,此时驾驶者的身体机能显著下降,对驾驶操作的控制能力严重削弱,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对公共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明确规定:“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了危险驾驶罪,其中第一款指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这里的“醉酒驾驶机动车”即指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mg/100ml以上的驾驶行为。

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虽均属于违法行为,但醉酒驾驶因其社会危害性更大,已被纳入刑法范畴,将面临更为严厉的刑事处罚

酒驾与醉驾的血液酒精浓度界限是多少?

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是两种不同的违法行为,其区分的关键依据就是血液中的酒精浓度(BAC)。

1. 酒驾: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驾驶人员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毫克,小于80毫克的,认定为饮酒驾车。这意味着,只要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超过这个下限值,即使未达到醉驾标准,也属于违法行为。

2. 醉驾:对于醉酒驾车的认定更为严格,即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毫克的,将被认定为醉酒驾车。醉驾属于危险驾驶罪,不仅会受到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同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10)国家标准也明确规定了上述血液酒精浓度的界限。

酒驾与醉驾虽然同属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违法行为,但在法律认定及对驾驶能力的影响程度上有明显差异。无论酒驾还是醉驾,都会受到严厉的法律责任追究,甚至可能触犯刑法。为了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每位驾驶员都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相关阅读更多>>
  • 公职人员酒驾怎么处理?
    酒驾,这一严重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不仅危及公共安全,对于公职人员而言,更可能带来职业生涯的终结。那么,公职人员酒驾会面临怎样的处理?如果被开除公职,是否还能享受退休金待遇?...
    时间:2025.04.22
  • 2025年酒后驾车与醉酒驾车区别何在?
    酒后驾车与醉酒驾车是两种不同的违法行为,主要依据驾驶者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来区分。酒后驾车指的是饮酒后驾车但未达到醉酒标准的行为;而醉酒驾车则是指饮酒后驾车且达到了法定的醉酒标准。...
    时间:2025.04.01
  • 2025年酒驾处罚标准是什么样的规定?
    法律对于酒后驾驶行为有明确的处罚规定,旨在通过严厉的法律制裁来减少因酒驾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保护公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条款,酒驾不仅面临罚款、扣分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者还将承担刑事责任。...
    时间:2025.03.21
  • 醉驾与酒驾区别在哪?
    醉驾与酒驾是根据驾驶者血液中酒精含量的不同而区分的两种违法行为。对于这两种行为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并且对它们的处罚也存在差异。...
    时间:2025.03.18
  • 酒驾能否凭监控定罪吗?
    酒驾可以凭借监控录像作为证据进行定罪,但监控录像本身并不能直接定罪,需要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监控录像作为一种客观证据形式,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证明力,如果监控清晰地记录了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饮酒的行为,包括饮酒的时间、地点、动作等细节,并且能够与其他相关证据相互印证,如呼气酒精检测结果等,那么就可以作为认...
    时间:2025.03.17
  • 2025年酒驾记录是否会影响未来就业?
    酒驾记录可能会影响个人未来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一些对员工道德品质和遵纪守 law 行为有较高要求的职业领域。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存在特定情况下酒驾行为不仅会导致行政处罚或刑事责任,还可能对其职业生涯产生负面影响。...
    时间:2025.03.07
  • 最新二次酒驾处理结果2025
    近年来,随着交通安全意识的提升,我国对酒驾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强。二次酒驾,即因酒驾被处罚后再次酒驾的行为,更是被视为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2025年,我国对于二次酒驾的处理结果愈发严格,旨在通过法律手段遏制此类违法行为的发生。在特定条件下,二次酒驾者也有可能免于拘留。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对2025年...
    时间:2025.02.28
  • 酒驾和醉驾有哪些区别?
    酒驾和醉驾的主要区别在于法律定义、处罚力度、对驾驶行为的影响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方面,接下来就让法头条的小编来带你们了解一下吧。...
    时间:2025.02.27
  • 醉酒驾驶怎么判刑2025的最新标准?
    醉酒驾驶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威胁道路交通安全,还会对驾驶员本人及其家庭带来深远的法律和社会后果。下面小编将详细探讨醉酒驾驶的法律判刑标准,以及这种违法行为对子女下一代可能产生的影响。...
    时间:2025.01.13
  • 酒驾记录会影响就业机会吗?
    酒驾记录可能会对个人的就业机会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应聘某些特定行业或岗位时。这是因为雇主在招聘过程中会考虑员工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品行,而酒驾行为通常被视为不遵守法律法规的表现。此外,对于一些特殊职业(如公共交通驾驶员),存在明确的法律规定禁止有酒驾前科的人从事相关工作。...
    时间:2025.01.08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