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有无特殊例外条款?

发布时间:2024.03.02 11:00:33
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有着明确规定,但在特定情形下存在特殊例外条款,即对于某些特别严重的犯罪行为,即使行为人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也可能追究其刑事责任。

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有无特殊例外条款?

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一般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如果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这意味着,虽然我国刑法原则上对未成年人设定了刑事责任年龄的限制,但对于某些极其严重的暴力犯罪,若未成年人实施且情节极其恶劣,法律并不完全豁免其刑事责任。这是考虑到社会公平正义及对严重犯罪行为的有力威慑,同时也是国际上部分国家和城市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一种发展趋势。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年龄的最低限定是多少岁?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行为人应当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这是刑法中一项重要的责任能力制度,旨在区分并保护未成年人,确保他们在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阶段免受不当的刑事追责。

根据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刑事责任年龄的设定并非一刀切,而是分层次进行规定:

1. 不满14周岁的人,对任何犯罪均不负刑事责任,即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2.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这八种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负刑事责任。

3. 已满16周岁的人,应对刑法规定的任何犯罪负刑事责任。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未成年人犯罪是否都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未成年人犯罪并非都无需承担刑事责任。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采取的是教育、感化、挽救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并非完全免除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于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实施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等恶性犯罪行为,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有在犯下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这八种严重犯罪时,才应当负刑事责任。

而对于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量刑上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时,法律还规定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以保障其在服刑完毕或被不起诉后回归社会的机会。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条:“人民法院审判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员或者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依法组成少年法庭进行。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要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3.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刑法在刑事责任年龄问题上坚持了保护未成年人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既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又对极少数严重犯罪的低龄未成年人保留了必要的法律制裁手段。这一例外条款的适用非常严格,需要满足法定的具体条件和程序,并非对所有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犯罪行为都进行刑事追责。

相关阅读更多>>
  • 2025年入室盗窃判刑标准是什么?
    入室盗窃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侵害公民权益。2025年对入室盗窃的判刑标准,依据盗窃数额及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大家应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若对相关法律规定有疑问,可咨询当地司法机关或专业法律人士。...
    时间:2025.08.13
  • 女子跳河自杀男友怕担责不报警,不施救他人导致死亡犯法吗?
    亲密关系中一方自杀而另一方未履行救助义务的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辽宁女子因情感纠纷跳河,男友未报警、未施救且事后销毁证据,最终被法院判决承担30%民事赔偿责任。当行为人负有法定或先行行为引发的救助义务时,其消极不作为可能构成侵权甚至犯罪。...
    时间:2025.08.13
  • 2025年开设赌场罪司法解释网络开设赌场的司法解释(最新版全文)
    在网络时代,开设赌场的形式愈发多样,其中网络开设赌场因其隐蔽性、传播广等特点,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与经济稳定。2025年,关于网络开设赌场在法律层面有着明确且细致的规定,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解读。...
    时间:2025.08.12
  • 2025年侵犯个人隐私怎么判?
    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社会公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对侵犯个人隐私行为的打击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本文详细介绍了2025年侵犯个人隐私的法律判罚标准和投诉途径,希望能够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法律权益和维权方式。...
    时间:2025.08.10
  • 取保候审期间手机会被监控吗?
    取保候审后的法律后果及坐牢几率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院的最终判决。而取保候审期间手机是否会被监控,则取决于案件的性质和司法机关的判断。在面临取保候审的情况时,犯罪嫌疑人应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和审判工作。...
    时间:2025.08.09
  • 医生持弓箭射杀流浪猫违法吗?
    近日,江苏扬州一三甲医院医生在小区内持弓箭射杀流浪猫的事件引发社会热议。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解析射杀流浪猫与持有弩箭的合法性边界,结合现行法规与司法实践,探讨行为定性及法律后果。...
    时间:2025.08.08
  • 不知情帮信罪2025年处罚标准
    在网络犯罪日益猖獗的当下,帮信罪成为司法领域的高频词汇。其中,不知情情况下涉及帮信行为的处罚标准备受关注,这不仅关乎个人权益,也考验着法律的公正与严谨。下面,我们将依据2025年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深入剖析。...
    时间:2025.08.07
  • 黑网贷强行放款怎么处理?
    借了不正规网贷,在遭遇违法违规行为时完全可以报警。但报警只是维权的第一步,还需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妥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若不幸陷入此类困境,不要惊慌失措,及时采取行动,依法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和个人权益。...
    时间:2025.08.07
  • 身份证号码代表哪些信息,被泄露有什么危险?
    身份证号码是公民身份的法定标识,承载着个人基本信息与法律权益。随着数字化进程加速,身份证号码的泄露风险与法律保护需求日益凸显。下面小编从法律视角解析身份证号码的构成逻辑、泄露风险及变更规则,为公众提供法律认知框架,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时间:2025.08.07
  • 偷渡犯法吗,判多少年?
    偷渡行为不仅扰乱国家的出入境管理秩序,还可能对个人生命安全带来巨大风险,一旦被发现,必将受到法律制裁。无论是个人偷渡,还是组织、运送他人偷渡,都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大家务必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通过合法途径办理出入境手续。...
    时间:2025.08.06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