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婚姻关系自动解除的情形有哪些呢?
婚姻关系自动解除的情形有哪些呢?
只有在婚夫妻一方当事人自然死亡或者一方当事人下落不明满四年经过配偶向申请法院宣告其死亡的,婚姻关系才会自动解除。除此之外,夫妻离婚必须经过双方协商后到婚姻登记机关领取离婚证或者经过诉讼由法院判决或调解离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一条
被宣告死亡的人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除。死亡宣告被撤销的,婚姻关系自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但是,其配偶再婚或者向婚姻登记机关书面声明不愿意恢复的除外。
夫妻一方的死亡宣告可以撤销吗?
如果夫妻一方被宣告死亡,夫妻双方的婚姻关系自动解除,还健在的配偶可以再婚,但是如果死亡宣告被撤销的,婚姻关系自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还健在的一方不能再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一条
被宣告死亡的人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除。死亡宣告被撤销的,婚姻关系自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但是,其配偶再婚或者向婚姻登记机关书面声明不愿意恢复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十八条
被宣告死亡的人,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决作出之日视为其死亡的日期;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宣告死亡的,意外事件发生之日视为其死亡的日期。
以上是关于“婚姻关系自动解除的情形有哪些呢?”的详细内容,法头条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婚姻关系中,过错行为的法律后果常引发争议,其中净身出户与赔偿协议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我国法律未强制规定过错方必须净身出户,财产分割需综合考量过错程度、财产贡献等因素;而赔偿协议需明确赔偿范围、支付方式及法律效力,避免因条款模糊引发纠纷。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离婚”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17
-
数字化时代,离婚流程逐步向线上延伸,但法律程序的刚性要求仍需严格遵循。2025年,线上离婚申请主要分为协议离婚与诉讼离婚两种路径:协议离婚受限于冷静期制度,无法实现“当天拿证”;诉讼离婚则可通过线上立案、调解或判决缩短周期,但需满足特定条件。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离婚”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17
-
婚姻关系解除涉及法定程序与权益保障,2025年离婚制度与分居规则延续核心框架,但公众对“冷静期”和“自动离婚”仍存在认知误区。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离婚”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16
-
2025年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持续完善,离婚程序中“无共同财产”的认定及离婚冷静期的存废成为公众关注焦点。前者涉及财产分割的公平性,后者关乎离婚自由与家庭稳定的平衡。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离婚”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16
-
离婚不仅是情感关系的终结,更可能引发人身安全风险。司法实践中,离婚纠纷中女性遭受威胁、骚扰甚至暴力侵害的案例屡见不鲜。下面小编将从预防措施与法律救济两个维度,解析离婚女性如何保障人身安全,并系统梳理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申请流程与执行规则。...时间:2025.08.14
-
精神病人离婚涉及财产分割与监护权归属两大核心问题,既需保障弱势方基本权益,又要兼顾法律程序的严谨性。财产分割需平衡公平与特殊照顾原则,监护权确定则需综合考量亲属能力与患者实际需求。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离婚”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14
-
婚姻关系中,一方患有精神疾病常引发离婚纠纷。法律对精神病人离婚设有特殊规则,既保障婚姻自由,又需平衡对弱势方的保护。能否离婚需综合考量病情严重程度、婚姻基础及过错情形;监护人不同意时,法律提供了协商、调解、诉讼等多重解决路径。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离婚”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14
-
精神病人因民事行为能力受限,其婚姻关系解除及子女抚养问题需结合法律特殊规定处理。协议离婚要求双方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而精神病人常因疾病影响无法自主表达真实意愿,导致协议效力存疑;子女抚养权归属则需以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为原则,综合考量病情严重程度、抚养能力及子女意愿。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时间:2025.08.14
-
婚姻关系中,过错方起诉离婚的诉求常伴随争议。法律既保障婚姻自由,也强调对无过错方的保护。过错方能否通过诉讼解除婚姻关系,需综合考量过错性质、感情破裂程度及证据充分性;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权时,法院更注重子女权益最大化,结合父母抚养能力、子女年龄及情感依赖等因素综合判断。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时间:2025.08.14
-
婚姻关系破裂时,过错方的抚养权归属与财产分割常引发争议。法律并非简单以“过错”为唯一标准,而是综合考量子女利益最大化、父母抚养能力及过错性质等多重因素。在抚养权判定中,过错方的经济条件、教育背景及与子女的情感联结可能成为关键;在财产分割中,过错行为虽可能导致份额减少,但并非完全剥夺分配权。法头条小编整...时间:2025.08.14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